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小肠平滑肌瘤

小肠平滑肌瘤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小肠平滑肌瘤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肠穿孔 肠套叠 钝痛 乏力 腹部肿块 腹膜炎 腹腔积血 腹痛 腹泻 腹胀

  • 建议就诊科室:

    外科 普外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粪便隐血试验(OBT) 小肠造影 腹腔镜 血常规 免疫病理检查 小肠镜检查 造影检查 内镜检查 腹部包块

重点检查项目

1.血常规:病人可有小细胞性贫血。 2.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3.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肠镜或腹腔直视下钳取病变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较大有诊断价值。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钡剂肠道造影检查虽是目前诊断小肠肿瘤的常用方法,但阳性率不高,常因口服大量钡剂使小肠造影重叠而影响检查结果,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可用于观察肠黏膜的细致结构及异常改变,小肠气钡灌注特别是分段造影检查有助于检出小肠肿瘤,较常规钡餐检查优越,表现特点为: (1)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结节样肿块,充盈缺损。 (2)脐样或牛眼样龛影。 (3)肠管“3”字征。 (4)黏膜部分消失,部分呈弧形或横形展开。 (5)肿瘤组织块影。 另外可有:局部钡剂不同程度受阻;局部肠腔狭窄;肠管或周围器官受压移位;近端肠腔不同程度扩张。 2.肠镜检查:小肠平滑肌瘤以空肠多见,近端空肠可用小肠镜检查,并可做活检以明确诊断;末端回肠可行结肠镜检,两者只能检查部分小肠段。 3.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平滑肌来源的肿瘤,血管都较丰富,因此消化道出血是小肠平滑肌瘤最常见的症状,约50%的病人可有消化道出血,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施行肠系膜血管造影,寻找出血部位,对较早确诊本病具有一定意义,具体表现可有造影剂外溢,早期静脉充盈,可见肿瘤血管,具有定位及定性诊断价值。 4.放射性核素扫描:99mTc显像法对于消化道出血检出率高,出血速度仅为0.05~0.1ml/min时,即可检出放射性核素从血管溢入肠腔,但此法定位率差。 5.B超检查:饮水前后超声检查可见中等回声肿物,可了解肿瘤大小,部位,有无包膜及均质与否。 6.CT扫描:对于肠梗阻,CT表现为肠管积气扩张及实性占位性病变;肿瘤引起的肠套叠的CT典型表现为靶征和彗星尾征。 7.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腹块,进行病理活检,对确诊本病有一定价值,但由于是创伤性检查,有一定并发症,故其运用受到限制。 8.剖腹探查:不失为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对于临床高度怀疑小肠平滑肌瘤的病例,应积极剖腹探查,防止漏诊。

诊断鉴别

诊断 小肠平滑肌瘤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肠结核,出血性肠炎,卵巢肿瘤等,因此,凡腹痛,腹块,尤其是伴有反复消化道出血,贫血,在排除上消化道及大肠疾病后,或有不明原因的慢性不全性肠梗阻,均应想到本病的可能,应进行仔细的小肠插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小肠镜检查,血管造影和核素扫描,必要时作CT检查,以明确诊断。 临床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3.剖腹探查:不失为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对于临床高度怀疑小肠平滑肌瘤的病例,应积极剖腹探查,防止漏诊。 鉴别诊断 1.肠结 核 肠结核可有腹痛 ,腹泻 或便秘 ,肿块等表现,有时易被呈认为肿瘤,但肠结核多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的表现,且常伴有肠外结核,胃肠X线钡剂检查显示回盲部有激惹,充盈缺损或狭窄等征象,纤维结肠镜 检查病变部位有溃疡,僵硬,狭窄等表现,活检可发现典型结核病变——干酪样肉芽肿,抗结核治疗常有效,均可与小肠肿瘤 鉴别。 2.克罗恩病 (Crohn病) 亦可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包块 及消瘦,贫血 ,发热等,胃肠X线钡造影检查 显示有肠腔狭窄,管壁僵硬,钡影呈条状即线样征,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以末端回肠和右侧结肠最多见,结肠镜检查可见到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两病灶之间的黏膜完全正常,病变处黏膜呈卵石样,或为裂隙状溃疡,慢性病例可见肠腔狭窄,炎性息肉,黏膜活检有时可发现非干酪样肉芽肿,以上可与之鉴别。 3.继发性小肠恶性肿瘤 比较常见,黑色素瘤 是引起小肠癌的最常见肿瘤,乳腺癌 转移至小肠亦很常见,其他如子宫颈癌 ,卵巢癌 ,结肠癌 和肾癌 等也可直接侵及小肠或通过腹膜后淋巴结直接侵及十二指肠,鉴别主要有赖于积极进行系统检查,发现原发癌,如影像学检查(X线,B超,CT等)及内镜检查 加组织学活检等,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 。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