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前区隐痛 心电图异常 心悸 气短 咳嗽
心血管外科 外科
无特定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胸部MRI 胸部CT检查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胸部平片
重点检查项目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①囊肿常发生在心隔角区,右侧多见。 ②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清楚。 ③侧位上,囊肿靠前,贴近前胸壁。 ④透视下,胸腔压力变化可致变形。 2.CT表现: ①2/3心包囊肿位于右心隔角区,余见于左心膈角,心后等处。 ②病变通常与心包相连,但少数带蒂而与心包无明显连接。 ③呈单房囊性肿块,圆形或卵圆形,水样密度,壁薄而均一,边缘光滑,大小为2~16cm,很少钙化。 ④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 3.MRI表现: ①心包囊肿通常位于右心膈角区,少数见于左心膈角区或其他部位。 ②病变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 ③浆液性心包囊肿呈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但当囊内蛋白含量高时,则为短T1高信号。 心膈角处,特别是右侧心膈角区单房性水样密度肿块,边缘光滑,可确诊为心包囊肿。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病因,症状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影象学诊断上本病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皮样囊肿 大多位于前中纵隔,块影轮廓清,边缘锐利,但密度往言行不一不均匀,CT值为-10~10Hu,有1/3到半数可见钙化,与支气管相通可形成液气腔,如咳出毛发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2、支气管囊肿 好发于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圆形或椭圆形,水样密度均匀影,边缘光滑锐利,与支气管相通进可随呼吸大小改变,如含有部分液体时,形成气液囊肿,CT表现密度均匀,囊壁薄,内缘光整,可造成邻近气管或支气管受压变窄,CT值为30~50Hu。 3、食道囊肿 位于后纵隔前部,食道旁圆形或椭圆形囊性肿块,轮廓光滑,囊壁较厚>4mm,呈肌性软组织,局部食道可压,CT值为50Hu左右。 4、心包脂肪垫 常见于肥胖者,以左心膈角较多,没有完整轮廓,密度相对较心包囊肿更低,侧位片往往显示不清,CT值呈现负值(-50Hu以下),MRI对区分脂肪或水样物质很敏感,在SE序列TI-WI图象上脂肪垫表现为高信号。 临床上还需淋巴管瘤 进行鉴别: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纵隔良性肿瘤,占纵隔肿瘤 和囊肿总数的3.85%,其形成可能与淋巴管,体静脉吻合异常导致淋巴回流受阻有关,也可来源于颈部淋巴管原基,于心包下降时被带入胸内,故可见于纵隔各处,多位于前纵隔中上部,肿块大小不一,可单房或多房或呈蜂窝状,分为颈-纵隔型,腋-纵隔型,纵隔型及颈-腋-纵隔型4种类型,多无临床症状,尤其是纵隔型常为X线检查偶尔发现胸片多数表现为边缘光整的纵隔肿块,无纵隔移位;CT显示肿块为囊性,边界清晰,无周围侵犯,本病易误诊为心包囊肿,因此需严格地进行鉴别诊断,纵隔型囊性淋巴管瘤相对少见,尤其是单房型影像无特殊,术前诊断困难,当纵隔出现囊性肿块时应将其作为鉴别诊断之一予以考虑,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