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胃脂肪瘤

胃脂肪瘤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胃脂肪瘤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上腹不适 胃部隐痛 胃肠道出血

  • 建议就诊科室:

    外科 普外科 内科 消化内科

  • 易感人群:

    多见于中年人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粪便隐血试验(OBT) 胃钡餐造影 免疫病理检查 超声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 腹部CT

重点检查项目

患者常有消化道出血,表现为粪便潜血实验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1.X线钡餐检查:上消化道钡餐能发现直径大于2cm的肿瘤,可见边缘清晰,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钡餐能提示包块位于黏膜下,但不能区别脂肪瘤与其他黏膜下病变,压迫肿瘤时其形状发生变化是脂肪瘤的特征,但只有较大的肿瘤才能表现出来,胃脂肪瘤除有胃黏膜下肿瘤的共同特征外,由于脂肪组织密度低,质软更具其独特的表现: (1)肿块所致的缺损区透亮更大,对比更鲜明。 (2)形变:脂肪瘤质软,加压时缺损影的大小形态可有变化,充盈相时甚至可时隐时现,胃壁肌层收缩时也可挤压肿瘤,收缩相时小而趋椭圆,弛张相则变大而呈类圆形。 (3)位移:位于幽门前区脂肪瘤的充盈缺损影更易随蠕动经幽门管部分移入十二指肠球底部而出现“脱垂征”,幽门管也同时增宽。 2.CT检查 :腹部CT 不仅可了解肿瘤在壁内的生长情况,而且可测其CT值,了解肿瘤的组织结构,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有一定诊断价值,可区别脂肪与其他组织,已有数例由CT确诊的病例报道。 3.内镜诊断:内镜检查是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阳性率较高,但需注意与胃外肿物压迫鉴别,镜下见一表面光滑,黄或橙色,质软的包块,肿瘤表面黏膜弹性较差,被活检钳牵拉后不易回缩而形成帐篷征,推压肿瘤时形成一压迹,如海绵状,常规活检不能达到黏膜下的肿瘤,采用电凝深部活检才能取到肿瘤组织,有时可在肿瘤表面见到溃疡,当隆起部分覆盖正常黏膜而又有溃疡形成时,需要与癌作鉴别诊断,小于2cm者多为异位胰腺,类癌或肌原性肿瘤,脂肪瘤甚少见,对于大于2cm的肿瘤活检定性有困难时,齐藤利彦等采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或乙醇造成溃疡,然后在溃疡深部采取活检,即使如此,仍有漏诊或误诊,所以超声内镜的常规使用很有必要。 4.内镜超声:可发现黏膜下弥漫性高回声包块,对诊断也有帮助。

诊断鉴别

需与胃癌 ,异位胰腺 ,类癌 或肌原性肿瘤相鉴别。 1.慢性胃炎 :最常见的表现是上腹痛 与饱胀,疼痛无明显节律性,可于进餐或空腹时加重,此外,还可出现嗳气,反酸,恶心,早饱,上腹不适或烧灼感等症状,部分病人有食欲不振,乏力及消瘦等表现,合并胃黏膜糜烂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以黑粪为主,少数可呕血,慢性萎缩性胃炎 的症状较重,还可出现巨细胞性贫血 ,慢性胃炎的体征多不明显,部分病人可出现上腹轻压痛。 2.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疼痛位于上腹部,多数在剑突下偏右,偶可在左肋部,胃体和贲门下的胃溃疡 表现为左前胸下或左上腹疼痛,后壁溃疡疼痛可向背部放射,疼痛的性质可呈烧灼样,痉挛样,饥饿性或咀嚼痛,或仅表现为不适感。 3.胃癌:表现为上腹不适,胀满,缺乏规律性的疼痛,疼痛时轻时重,至中,晚期则疼痛较剧烈,且可呈持续性,因食欲不振,进食少,患者逐渐消瘦,体重下降,常伴水肿 。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