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外阴皮肤脂溢性皮炎

外阴皮肤脂溢性皮炎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外阴皮肤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内容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内容:

外阴皮肤脂溢性皮炎西医治疗方法(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药物治疗: 1.全身治疗 可内服维生素B2 、维生素B6、维生素B12或复合维生素B。瘙痒明显者可给予抗组胺药治疗。炎症明显、范围较大时可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四环素、红霉素口服)加小量泼尼松(强的松)或雷公藤多甙片,顽固病例可选用抗真菌药(如酮康唑片0.22g/d 连用14 天,伊曲康唑0.1g/d,连用21 天),中小量泼尼松(强的松)、异维A 酸等。 2.局部治疗 以减少皮脂、角质剥脱。治疗原则为去脂、杀菌、消炎、止痒。 (1)无糜烂渗出时,可用5%硫黄霜与糖皮质激素霜混合应用,亦可应用糠馏油或煤焦油糊剂,由于外阴及皱褶部位损害易继发真菌、细菌感染,可用含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药的复方制剂,如曲安柰德/咪康唑/新霉素(皮康霜)、制霉菌素/硫酸新霉素/短杆菌肽/曲安奈德(复方康纳乐)霜等。 (2)有糜烂、渗出者,可用3%硼酸或1∶5000 高锰酸钾液湿敷,渗出减少可用上述霜剂、糊剂治疗。 (3)合并有真菌感染,可采用2%酮康唑霜或软膏局部涂擦,1 天数次。 外阴皮肤脂溢性皮炎中医治疗方法(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中药治疗: (1)辨证施治: ①湿热风盛型:头面皮损发红、有油腻性痂屑、渗液、甚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宜凉血祛风、清热利湿,方用清热消风饮加减(生地、当归、川芎、荆芥、防风、牛蒡子、银花、丹皮、知母、生石膏、连翘、首乌、甘草)。 ②血虚生风型:发病较慢,皮损稍红、瘙痒、脱屑、脱发、头晕,舌质淡红、脉细数。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养血消风汤(荆芥、防风、蝉蜕、当归、首乌、黄芩、栀子、白附子、菟丝子、茯苓皮、熟地、刺蒺藜、甘草)。 ③血燥型:皮肤干燥,有糠秕样鳞屑,炎症不明显,瘙痒,头发干燥无光,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治以滋阴润燥,消风止痒,方用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生地、首乌、威灵仙、刺蒺藜、赤芍、丹皮、花粉、荆芥、防风、川芎)。 (2)中药单、验方: ①苦参注射液:2~4ml,1 次/d 肌注。 ②5%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取耳部穴位,肾上腺、内分泌、神门、皮层下,每次各选2 个穴位,每穴位注入药液0.1~0.2ml,隔天1 次。10~20 次为1 个疗程。 (3)外用疗法: ①苦参9.0g、野菊花15.0g、白鲜皮9.0g,水煎、去渣,用药液趁热洗头。 ②蛇胆霜,含蝮蛇汁0.5ml,加乳剂基质500g 混均,2 次/d,外用。 ③白屑风酊,含蛇床子、苦参片各30g、土槿皮15g,薄荷脑6g,75%乙醇1000ml,浸泡1 周,去渣,外用。 (4)针灸疗法:取穴合谷、曲池、白会、风池、内庭、叁阴交等,中强度刺激,1 次/d。 4.中西医结合治疗 (1)内服中药,外用皮质类固醇霜剂、抗生素制剂,各种硫黄制剂。 (2)内服抗组胺剂,外用中药,针灸或其他复方、单方中药洗剂、酊剂及霜剂。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外阴皮肤脂溢性皮炎治疗文章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