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区肿块 溃疡 溃疡外观呈菜花样 食欲减退 体重减轻 外阴肿胀 阴道出血
骨外科 骨科 肿瘤科 肿瘤外科 肿瘤综合科
无特殊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宫腔镜 盆腔CT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 盆腔和阴道B超 盆腔MRI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组织细胞病理检查。 2.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指标 RMS肿瘤细胞标志物包括烟碱 样乙酰胆碱受体(AchR)γ亚单位,唾液酸化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型(IGF2)等,在用PCR方法诊断RMS时,AchR mRNA比MyoDl和myogenin更敏感和特异,尤其用α/γAchR<1作为RMS的诊断标准时(Gattenloehner 1999),最近,Fine等(2002)提出eaveolin-3可作为RMS的肿瘤标记物。 在腺泡型RMS中,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可检测到常见的t(2;13)(q35;q14)和t(1;13)(p36;q14)染色体 易位,但灵敏度较差,现多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结合RT-PCR来检测由于染色体易位而在13号染色体上形成的特异的PAX3/PAX7-FKHR融合基因,54%~87%的腺泡型RMS中可见PAX3-FKHR,而8%~15%的腺泡型RMS可见PAX7-FKtHR,PAX3/PAX7-FKHR融合基因不仅可辅助诊断腺泡型RMS,而且Athale等(2001)报道用RT-PCR检测骨髓或其他体液中的PAX3/PAX7-FKHR可发现转移病灶,其灵敏度为100%,明显优于传统的形态学方法,另外,利用PCR结合限制酶片段长度多肽性分析来发现11p15.5的杂合性缺失可有助于胚胎型RM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X线平片,阴道B超,腹部B超,CT和磁共振成像,宫腔镜检查。
诊断鉴别外阴RMS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凡外阴皮下肿块逐渐增大,尤其短期内迅速增大者,应怀疑为软组织恶性肿瘤,诊断必须结合针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细胞 学检查,诊断时需见纹状肌细胞,但即使在高分化的RMS中也常常无明显的横纹,而且组织学诊断RMS主观性大,误诊率高达40%,所以确诊需结合免疫组化和细胞,分子遗传学检查,同时需进行X线平片,阴道B超,腹部B超,CT和磁共振成像(MRI),了解病变部位受累情况,Daldrup等(2001)通 过比较骨骼肌的闪烁显像,全身MRI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FDG-PET)来发现RMS骨髓转移病灶时发现,(FDG-PET)的 敏感性为90%,明显高于全身MRI和骨骼肌的闪烁显像,但FDG-PET显像亦有假阳性,另外,借助于宫腔镜,阴道镜等监测技术,可协助了解外阴RMS 的局部浸润情况。 外阴软组织良性肿瘤:一般发展缓慢,恶性肿瘤发展较快,外阴的肿块,尤其位于皮下,质地较实者,通常都要做病检才能做出最后诊断。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