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角膜炎)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的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

眼痛 头痛 水肿 流泪 淋巴结肿大 角膜炎 角膜上皮糜烂 充血 鼻塞

症状内容:

1.潜伏期短,一般为24h左右,最长不超过3天。

2.自觉症状

起病急,开始时可为单眼,但迅速累及双眼,发病后即出现剧烈的异物感,眼痛 及怕光流泪 等症状,分泌物初为浆液性,以后变为黏液纤维素性,一般病情于1~2天发展到顶点,3~4天后逐渐减轻,7~10天后恢复正常,有的病人出现全身不适,头痛 ,发热,鼻塞 ,喉痛等症状。

3.眼部表现

(1)眼睑肿胀:轻重不同,所有患者都可发生,其肿胀为水肿 性,不伴红痛,数天即可消退。

(2)球结膜下出血:发生率高达70%以上,好发部位在颞上方,出血多为斑点或片状,色鲜红,严重时可波及整个结膜下都有出血,与外伤性结膜下出血相似,出血多在1~2天之内发生,轻者1周左右自行吸收,重者需1个月后才能吸收,临床上根据结膜下是否出血分为两型:

①出血型,多见于年轻患者。

②水肿型则见于高龄患者。

(3)滤泡形成:早期因睑结膜高度充血 而不明显,3~4天后待充血消退,才发现下穹隆部有较多细小滤泡形成,较EKC少而轻。

(4)角膜病变:

①多发性角膜上皮糜烂 :发生率高,发病3h后角膜上皮即可出现针尖大小的多发性上皮糜烂,呈散在或排列成条状,片状分布,是引起眼痛,异物感的主要原因,3~4天后可自行消失,少数持续2周以上。

②表层点状角膜上皮病变(SPK):30%左右的患者结膜炎消退后出现SPK,通常只有数个浸润点,多在角膜的中心部,必须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才可发现,多数在1~4周后自行消失,很少引起EKC所致的上皮下浸润,一般不造成视力损害,糖皮质激素点眼,数天内即可消失。

(5)其他症状: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可有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 ,并有压痛,该症状随结膜炎的消退而消失,极少数病例尚可出现虹膜炎的改变。

4.本病可由EV70和CA24两种病毒引起,其临床表现很难加以区别,根据文献资料统计,CA24造成的结膜下出血(84%)比EV70低(98%)(P=0.01),出血程度也是前者低于后者,然而前者比后者更易出现全身症状。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性角膜炎症状文章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