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无痛性心肌梗死

无痛性心肌梗死 (无痛性心肌梗塞)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无痛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因素:

年龄(20%):

多数学者认为心肌梗死有无胸痛与年龄有关,老年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后心脏自主神经变性,痛阈增高,以及敏感性,反应性差有关。

脑循环障碍 (20%):

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阵发性晕厥 ,严重心律失常 ,传导阻滞发病患者,均有严重的脑供血不足,缺血缺氧,以致意识障碍 ,感觉迟钝而对疼痛反应减低。

糖尿病 (15%):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有40%无胸痛,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心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形态学异常,嗜银性增强,密度改变,神经纤维减少及破裂,尤其是交感神经痛觉纤维的病变,使痛觉冲动传入受阻,因此,糖尿病患者痛阈较无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与疼痛发生延迟有关。

心脏并发症 (15%):

梗死后,尤其是并发休克 ,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脑卒中时,其疼痛被并发症的严重症状所掩盖,造成无痛的假象。

吸烟(10%):

国内学者报告50例急性心肌梗死 中,吸烟20支/d,≥20年者7例,其中无痛性心肌梗死者10例,占58.8%,两者有显著差异,说明长期大量吸烟者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

心肌梗死的部位 (5%):

无痛性心肌梗死多为后壁,右冠状动脉梗死,而有痛者多见左冠状动脉梗死,另外发现无痛组的心肌缺血,坏死性改变散在,以灶性,陈旧性为主,有痛组病理改变出现新鲜与陈旧性梗死灶并存。

(二)发病机制

无痛性心肌梗死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可能与老年人心脏自主神经变性,痛觉阈升高,以及敏感性和反应性差有关,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 ,以致感觉迟钝而对疼痛的反应降低,糖尿病病人由于并发自主神经纤维变性,尤其是交感神经痛觉纤维的改变,使痛觉冲动传入受阻,痛觉阈值升高,另外也与梗死的部位有关,无痛性心肌梗死在右冠状动脉阻塞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左冠状动脉。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无痛性心肌梗死病因文章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