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维生素C缺乏病

维生素C缺乏病 (坏血病)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维生素C缺乏病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鼻出血 便血 齿龈出血 齿龈炎 充血 出血倾向 点状出血 发炎 钙化 骨皮质变薄

  • 建议就诊科室:

    内科 内分泌科 儿科学 小儿内分泌科 儿科

  •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血清碱性磷酸酶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维生素C 叶酸 血清钙

重点检查项目

1、X线检查 2、实验室检查 ①禁食后血浆的维生素C浓度>6mg/L(0.6mg/dl),可排除坏血病,但较低的浓度也不能证实坏血病的存在,临床诊断往往与血浆维生素C的浓度并不平行,标本必须在收集后的48小时内测定,人体内维生素C主要是还原型,血浆中约有80%为还原型,20%为氧化型,血浆维生素C可以反映膳食维生素C摄取情况,据研究,血浆维生素C含量与维生素C摄取量呈直线相关,但有的报告指出,血浆维生素C降至0.1~0.3mg时,也不会出现临床症状,故认为血浆维生素C只能反映维生素C摄入情况,而不能反映体内维生素C的储存情况。 据我国研究,空腹血浆维生素C含量评价标准(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可分为四级:<0.4mg为不足,0.4~0.8mg为足够,>0.8mg为充裕,1.4mg为饱和。 ②通过草酸处理的血液经过离心沉淀出现的白细胞-血小板层(血块黄层),测定其抗坏血酸浓度,是一较好证实维生素C缺乏的方法,其浓度正常值为280~300mg/L(28~30mg/dl),当其含量降到零值,虽无临床症状,亦表明为隐性坏血病。 ③另一较好的方法是耐受试验,用抗坏血酸20mg/kg置于生理盐水制成4%溶液,静脉注射,如4小时后尿标本维生素C量>15mg/L(1.5mg/dl),可以排除坏血病。 ④维生素C缺乏时,24小时尿所含维生素C减少(正常值为20~40mg),虽大量补充维生素C,亦不能使尿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到正常,因体内各组织都需要补充,余量可由尿排出,直到全身已达饱和,血液中含量增多之后,过剩的维生素C才由尿中排出,尿中维生素C含量因膳食摄取量及体内储存情况而改变,亦可作为维生素C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⑤此外,非特异性氨基酸尿见于坏血病,但血氨 基酸值仍属正常,酪氨酸负荷试验可见坏血病婴儿排泄的代谢产物与未成熟儿所排泄者相类似,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在隐性坏血病可能为阴性,显性坏血病则试验为阳性,血清钙,磷正常,碱性磷酸酶活力减退,数值下降,与活动佝偻病所见相反,晚期有明显贫血,一般为小细胞性,当叶酸代谢受障碍时,可出现大细胞贫血。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1.压迫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用两手拇指与食指在受试者的皮肤上用力夹紧1分钟,然后仔细观察受试者的皮下有无出血点,并计算出血点的数目。 2.正压法(量血压 法):按一般量血压的方式,使水银柱升高至6.7kPa(50mmHg)时或收缩压 与舒张压 的中值,维持此压力约15min,然后以直径60mm的橡皮圈印在受试者的肘窝部,记录圈内出血点数,圈内出血点<5个为正常;>8个为不正常。

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应认真进行鉴别诊断以免因漏诊而贻误有效的治疗,或因误诊为局部炎症而进行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1、肢体肿痛应与化脓性关节炎 ,骨髓炎 ,蜂窝织炎 和深部脓肿 等鉴别,这些病多见于单侧肢体,并有局部红肿与灼热,全身症状显著,多有高热,中毒现象及白细胞增加,均与坏血病明显不同,风湿性关节炎 少见于2~3岁以下婴儿,且为游走性,还有其他风湿热 的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可资鉴别。 坏血病的骨膜下出血有时需与肿瘤鉴别,但坏血病其他症状易与肿瘤识别,必要时可借助X线检查及治疗试验即可明确诊断。 婴儿性骨皮质增生症 的周身症状及骨骼压痛有时与坏血病相似,但病变多见于扁平胃,如下颌骨,肩胛骨,颅盖骨,锁骨等,面部常多累及,有时也同时累及四肢,血沉增快及血清碱性磷酸酶 增多,有助于鉴别,其发病年龄多在生后6个月期间,坏血病则多在6个月以后,骨皮质增生症的病程很不规律,短者数周,长者数月,有时反复发作,一般自然痊愈,X线检查可见骨质增生 和骨皮质变厚,经数月渐消,与坏血病无共同之处。 发病年龄不同于坏血病,并具有特征性的手足皮肤发红,发痒和剧痛,高血压 ,出汗及羞明,严重者手指和足趾变黑,甚至脱落,易与坏血病鉴别(参阅中毒篇汞中毒 节)。 2、肢体假瘫须与脊髓灰质炎 ,佝偻病 ,创伤,先天性梅毒 等鉴别:①脊髓灰质炎表现弛缓性瘫痪 ,无肿痛,并有其他周身性症状,与坏血病迥然不同;②佝偻病有特殊体征和X线所见;③创伤病例应有受伤史,而双侧对称受伤者极少,X线检查其差别非常显著;④先天性梅毒 多发生于4个月以下幼婴,母亲患显型或隐型梅毒,患儿具有先天梅毒的特异性体征,血清学检验及X线长骨摄影可资鉴别。 3、出血症状应与其他出血性疾病 鉴别: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 ,血友病 等可根据血小板,出血和凝血时间及其他凝血试验和家族史予以鉴别;②白血病 的出血,同时血象及骨髓象有其特征性变化;③败血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有神经系统体征及脑脊液变化,还易从皮肤紫癜内及脑脊液内找到致病菌,容易鉴别;④眼窝出血和眼球突出 时应与神经母细胞瘤 及慢性黄色瘤 鉴别,后二者无其他坏血病的特征;⑤牙龈出血时,当与牙龈炎鉴别,后者在婴儿少见,其牙龈大都潮红,且不伴有坏血病的其他症状。 4、早期毛囊角化:即使形成角化症以后,也须同维生素A 缺乏时的皮肤变化相鉴别,但维生素A缺乏的毛囊角化症常伴发维生素C缺乏的毛囊周围出血,淤点是重症维生素C缺乏病具有的特征性临床表现,维生素C缺乏病的淤点较大,较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他紫癜更带紫色,类似上止血带时所产生的淤点,常见于前臂伸侧毛发生长区域,随着维生素C缺乏病的发展,在受压或外伤区域可出现淤斑,此后,在皮下,肌肉,关节内可有大量出血。 5、齿龈炎:维生素C缺乏是主要原因,其他,如牙石刺激,妊娠及月经期亦可见齿龈出血;尿毒症 ,糖尿病 等疾病亦可有齿龈炎及齿龈出血;维生素B1 缺乏病(脚气 病),癞皮病等也可发生类似维生素C缺乏病的齿龈炎及齿龈出血,此外,矿物质及药物中毒也可有齿龈出血,如汞中毒的口腔炎,齿龈多肿胀 ,易出血;铅,铋,磷中毒 亦可引起齿龈松肿,出血,由此可见局部的,全身的,营养性的,非营养性的多种因素均可引起齿龈炎,齿龈出血,诊断时应加以鉴别。 维生素D缺乏病 串珠则两侧对称,无内侧凹陷区。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