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对于既往有多次人工流产 史,胎盘粘连史,产后出血史者,或分娩时有产程延长,急产,双胎,难产,宫腔操作,副胎盘,轮廓状胎盘,胎盘缺损或产后出血史应提高警惕。
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
2.诊断标准
(1)分娩24h后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出血 ,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净,血色由暗转红,伴感染时有臭味,出血反复,血量少或中等,一次大量出血时可伴凝血块,出血多时患者休克。
(2)有下腹痛 ,低热 或产后低热史。
(3)子宫稍大而软,伴感染时子宫或切口处有压痛,切口处血肿形成可及包块,宫口松弛,有时可触及残留的胎盘组织。
(4)血常规显示有贫血及感染。
(5)B超检查提示宫腔内有残留组织或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血肿,愈合不良或子宫发现肿瘤病灶。产后出血的诊断不难作出,诊断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寻找出血原因,据因施治,迅速止血,因此,需要将引起产后出血的4大原因:子宫收缩乏力 ,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机制障碍加以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子宫收缩乏力者多有产程子宫收缩乏力的病史,产后出血多为暗红色血液,可见血凝块,鲜血少见;按摩宫底,子宫松软甚至如布袋,按摩后可有大量血液流出阴道,软产道检查并无异常;加强宫缩后出血量减少。
2.胎盘滞留,部分粘连,部分植入等胎盘异常引起的产后出血,多见于胎儿娩出后胎盘未娩出,无胎盘剥离征象;腹部检查有时胎盘嵌顿时在子宫下段形成狭窄环,徒手剥离胎盘可发现胎盘与宫壁粘连或难以分离。
3.软产道裂伤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出血鲜红,无血凝块但可自凝;检查发现子宫收缩良好,软产道检查能明确裂伤部位及严重程度。
4.凝血功能障碍于产前即可有慢性全身出血表现,患者可出现子宫,软产道等多部位出血,血难自凝,根据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查结果不难诊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