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 溃疡 皮炎 疲劳 瘙痒 水肿 外阴白斑 外阴萎缩 性交困难 营养不良
妇产科 妇科 妇产科学
女性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阴道分泌物检查 免疫病理检查 尿常规 血常规 妇科常规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阴道分泌物检查,细菌培养,肿瘤标志物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活检应在有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处进行,并应选择不同病变部位多点取材,为了取可疑阳性区活检,可选用以下几种定点活检法。 1.用1%甲苯胺蓝(toluiduie blue)涂病变区。 2.用阴道镜观察病变区。 3.用HPD激光荧光法,定位活检。 4.用固有荧光法,定位活检。
诊断鉴别诊断 与一般皮肤病的诊断一样,必须根据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等材料综合分析以后得出,但还要考虑老年皮肤病的特点,全身系统检查,对怀疑有恶性变或皮肤肿瘤时应及早做活体组织切片检查,病理切片是确诊的手段。 鉴别诊断 应与好发于老年人的皮肤病如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相鉴别,我国部分地区调查结果以老年性皮肤瘙痒,湿疹,神经性皮炎,癣病等为最多见疾病,人群患病率在10%以上。 还应鉴别是否已发生了癌变:过去认为外阴白斑是一种具有恶性潜能的疾病,癌变率高达10%~15%,从文献上来看,外阴白色病变的癌变率差别悬殊,有2%~50%不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病的癌变潜能作了认真探讨,位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神经性皮炎,硬苔较少或无恶变潜能,而发生在外阴部却能发生不典型增生或癌变,可能与女阴部情况特殊有关,因该处分泌物多,湿热,通气差加上长期炎症刺激等。 早在1840年Taussig强调提出,外阴白斑在10年内有半数演变为癌,外阴癌有70%合并白斑,长期以来,对外阴白斑习惯上施行外阴切除术,近代文献对此已予澄清,Gardner等对外阴白斑长期观察,癌变率为2%~5%,上海资料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1.5%,癌检出率为1.8%,国内各家报道1%~4%,据Jeffcoate对136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进行了2~25年的观察发现癌变率小于5%,认为不典型增生率检出率一般为2%~3%选择性病例可高达10%,Kaufman认为外阴营养不良在治疗情况下很少癌变,Meadams等报道不典型增生在3~25年间转癌率为10%,故Taussig过分强调癌变而主张手术治疗的观点,已摒弃,但对外阴营养不良有不典型增生仍应警惕,定期随访,不典型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EGF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而与Ⅰ级鳞癌无显著性差异,PCNA的增高及EGF-R的持续激活,是导致明显恶变的原因之一,不典型增生外阴营养不良具有潜在恶性特性。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硬苔属于退化性病变无癌变,但目前有人提出硬苔也有恶性变潜能,Barker Gross等报道3%硬苔伴发癌,河北医学院报道为0.6%,有学者认为硬苔的萎缩上皮并非萎缩性质,经放射或荧光处理的硬苔上皮有“活动”或“不活动”两类细胞,前者代谢活性高于正常上皮3~6倍,与增生性上皮一样具有恶变潜能。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