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 吞咽困难 胃肠道出血 吞咽痛 吞咽障碍
外科 普外科 肿瘤科 肿瘤外科 肿瘤综合科
多发于中老年患者
无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CT检查 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食管造影 胃钡餐造影
重点检查项目1.体检:部分肿瘤较大的患者可触及腹部活动肿块、表面光滑、结节或分叶状。 2. 实验室检查:患者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大便潜血阳性。 3. 影像学特点: ① 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 对于胃GIST,胃镜可帮助明确肿瘤部位及大小。超声内镜对于胃外生性肿瘤可协助诊断,协诊GIST位置、大小、起源、局部浸润状况、转移等。部分患者可获得病理学诊断。 ②CT检查: CT平扫发现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 少数呈不规则形。良性肿瘤多小于5cm ,密度均匀,边缘锐利,极少侵犯邻近器官,可以有钙化表现。恶性肿瘤多大于6cm,边界不清,与邻近器官粘连,可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中央极易出现坏死、囊变和出血, 肿瘤可出现高、低密度混杂, 钙化很少见。增强CT 可见均匀等密度者多呈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螺旋CT 尤以静脉期显示明显。这种强化方式多见于低度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坏死、囊变者常表现肿瘤周边强化明显。CT消化道三维重建对于肿瘤可协助诊断,协诊 GIST位置、大小、局部浸润状况、转移等。 ③18FDG-PET和18FDG-PET/CT:CT,MRI等影像学方法只是评估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密度以及肿瘤内的血管分布,不能反应肿瘤的代谢情况,用18氟脱氧葡萄糖的PET检查可以弥补以上物理学检查的不足,它的原理是胃肠道间质肿瘤是一种高代谢的肿瘤,利用肿瘤内强烈的糖酵解反应摄取高密度的18氟脱氧葡萄糖跟踪显影,对早期转移或者复发比CT敏感,并且在评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时明显优于其它物理学检查方法, PET与CT联合扫描方法能同时评估肿瘤的解剖和代谢情况,对肿瘤的分期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优于CT,也为其它实体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判断提供了一个参考。 ④其他辅助检查: X线钡餐示边缘整齐、园形充盈缺损,中央可有“脐样”溃疡龛影,或表现为受压、移位。肠系膜上动脉DSA对于小肠GIST诊断、肿瘤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诊断鉴别GISTs常需与下列肿瘤鉴别,这些胃肠道肿瘤常有与GISTs类似的临床表现。 1、胃肠道平滑肌瘤/肉瘤 GISTs大多CD117和CD34弥漫性阳性表达,SMA不表达或为局灶性表达,而平滑肌瘤/肉瘤CD117和CD34阴性表达,SMA弥漫性阳性表达。 2、胃肠道神经鞘瘤 GISTs中只有少部分病例中有S-100表达,而胃肠道神经鞘瘤S-100弥漫性阳性表达,CD117和CD34阴性表达。 3、胃肠道自主神经瘤 CD117,CD34,S-100, SMA和Desmin均阴性表达,电镜下可见神经分泌颗粒。 对GISTs的恶性程度判断除了临床上的局部浸润,转移,复发等因素外,肿瘤部位也是一考虑因素,一般说胃,食道及直肠的GISTs恶性程度较低,而小肠和结肠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的大小及核分裂数也是判断GISTs恶性程度的标准之一,(见下表) 表 GISTs恶性程度判断 恶性程度 肿瘤大小(最大径,cm) 核分裂数/50HPF 低度△ 胃 ≤5 ≤5 小肠 ≤2 ≤2 中度△ 胃 5~10 ≤5 小肠 2~5 ≤5 高度△△ 胃 >10 >5 小肠 >5 >5 注:△ 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数两项均需符合。 △△ 肿瘤大小及核分裂数有一项符合即可。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