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蹄铁形肾

蹄铁形肾 (马蹄肾,马蹄形肾,蹄铁肾,horseshoekidney)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蹄铁形肾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左、右腰腹痛 腹痛 恶心与呕吐 排尿不畅

  •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外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放射性核素肾扫描 腹膜后充气造影 肾脏CT检查 肾脏MRI检查 肾脏叩诊

重点检查项目

通过肾盂造影确诊本病,在肾盂造影片上可见两肾纵轴与脊柱所成之角度(肾脊角)向下方,而不是如正常者向上,有时在静脉造影片上,由于一侧肾功较差或技术条件未显影,则误认显影者为肾转位不全,在考虑诊断时,要注意此点。 影像学检查是确定诊断的最主要的依据,有以下特点:双肾位置偏低;肾轴向由正 常的内上向外下改变为外上至内下或垂直向,两肾纵轴所形成的角度由锐角变为钝角; 肾盂面向前方,肾盏向后,下极肾盏朝向内且位于输尿管内侧,为其特征,输尿管行径 偏内;峡部将双肾联在一起,CT检查 时尤为明显, 蹄铁形肾的峡部组织发生肿瘤的易感性增加,可能亦与胚胎因素相关,肾细胞癌 占蹄铁形肾合并肿瘤的50%左右。 [影像学表现] 1.尿路平片及造影:根据两侧肾影靠近脊椎及低位,长轴相互平行或上极向外倾斜而下极向内靠近即可怀疑马蹄肾,有时可见连接的肾下极的峡部轮廓。尿路造影可明确诊断,最显目的征象是下肾盏指向中线,肾孟肾盏长轴上端向外下端向内呈倒“八”字形,输尿管向中线靠近。 2.B超:可清楚显示两肾下极相连,横过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前方。 3.CT:可直接显示两肾下极融合部即峡部横过主动脉前方,且由于肾旋转不良,肾盏位于肾前方,输尿管越过峡部两侧前方下行。但马蹄肾位置一般较低,需扫描到较低位置才能确定诊断。 4.MR和核素还可以从冠状位最示两肾下极融合情况。

诊断鉴别

影像学检查是确定诊断的最主要的依据。 鉴别诊断 1.盘形肾为两肾的极部或内侧融合,可产生类似症状,但其位于骶岬前或骨盆内,表面结节状,呈边缘圆钝而不规则的实质性肿块:尿路造影示肾影呈盘形,肾盂肾盏旋转不良,输尿管行径反常;超声检查及放射性核素肾扫描 两肾呈盘形融合的畸形影像. 2.块肾(饼状肾)也可有腰痛,腹部肿块 及消化道症状,但在下腹正中或骨盆内触及饼状肿块,呈实质性,表面结节状,边缘圆钝;尿路造影示两肾融合 成圆形块影.位置较低,肾盂肾盏形态不规则,输尿管变短;超声检查及放射性核素肾扫描两肾呈块状融合的畸形影像。 3.乙状肾为一侧肾上极与对侧肾下极相融合,腹部触及肿块,易与之混淆,但尿路造影肾影呈乙字形,两肾长轴平行,肾盂肾盏旋转反常,肾盂饱满;腹膜后充气造影 两肾融合呈乙字形;超声检查及放射性核素肾扫描两肾呈乙字状融合的畸形影像。 4.腹腔肿瘤可触及腹部肿块,但往往有腹痛 ,腹胀 等消化道梗阻表现;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可见肠道受压变形或充盈缺损;尿路造影肾盂肾盏形态正常;结合病史可予鉴别。 5.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下腹部可触及边缘不清,质地坚硬的肿块,但常伴有低热,血沉增速等全身症状;尿路造影示腰大肌阴影消失,肾盂肾盏中度扩张,输尿管向中线移位。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