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痛风

痛风 (关节石病,尿酸盐贮积病,足痛风)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痛风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多饮 关节畸形 关节局部刺痛 疲乏 疲劳 热痛 肉芽肿 类风湿结节 股前外侧麻木、蚁行感 关节液中白细胞内有尿酸结晶

  • 建议就诊科室:

    免疫科 内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尿酸 血清尿酸 尿常规 血常规 心电图

重点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对于痛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尿酸 盐的发现,是确诊的依据。 一、血,尿常规 和血沉 1.血常规和血沉检查 急性发作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为(10~20)×109/L,很少超过20×109/L,中性白细胞相应升高,肾功能下降者,可有轻,中度贫血,血沉增快,通常小于60mm/h。 2.尿常规检查 病程早期一般无改变,累及肾脏者,可有蛋白尿,血尿,脓尿,偶见管型尿;并发肾结石者,可见明显血尿,亦可见酸性尿石排出。 二、血尿酸 测定 急性发作期绝大多数病人血清尿酸 含量升高,一般认为采用尿酸酶法测定,男性416μmol/L(7mg/dl),女性>357μmol/L(6mg/dl),具有诊断价值,若已用排尿酸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则血清尿酸含量可以不高,缓解期间可以正常,有2%~3%病人呈典型痛风发作而血清尿酸含量小于上述水平,有三种解释:①中心体温和外周关节温度梯度差较大;②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血清尿酸排泄,而远端关节内尿酸钠含量仍相对较高;③已用排尿酸药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 三、尿尿酸含量测定 在无嘌呤饮食及未服影响尿酸排泄药物的情况下,正常男性成人24h尿尿酸总量不超过3.54mmol/(600mg/24h),原发性痛风病人90%尿尿酸排出小于3.54mmol/24h,故尿尿酸排泄正常,不能排除痛风,而尿尿酸大于750mg/24h,提示尿酸产生过多,尤其是非肾源性继发性痛风,血尿酸升高,尿尿酸亦同时明显升高。 四、关节腔穿刺检查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肿胀关节腔内可有积液,以注射针抽取滑囊液检查,具有极其重要诊断意义,滑囊液的白细胞计数一般在(1~7)×109/L,主要为分叶核粒细胞,无论接受治疗与否,绝大多数间歇期的患者进行关节滑囊液检查,仍可见有尿酸钠晶体。 (一)偏振光显微镜检查 将滑液置于玻片上,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可见双折光细针状尿酸钠结晶的缓慢振动图象,用第一级红色补偿棱镜,尿酸盐结晶方向与镜轴平行时呈黄色,垂直时呈蓝色。 (二)普通显微镜检查 尿酸钠结晶呈杆状针状,检出率仅为偏振光显微镜的一半,若在滑液中加肝素后,离心沉淀,取沉淀物镜检,可以提高其检出率。 (三)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滑囊液或疑为痛风结节的内容物进行定性分析来判定尿酸钠,是痛风最有价值的方法,方法是首先测定待测标本的吸收光谱,然后与已知尿酸钠的吸收光谱比较,若两者相同,则测定物质即为已知化合物。 (四)紫尿酸胺(murexide)试验 对经过普通光学显微镜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尿酸钠存在的标本,可行本试验以便进一步予以确认,此法简便易行,其原理是尿酸钠加硝酸后加热产生双阿脲,再加入氨溶液即生成呈紫红色的紫尿酸铵。 (五)尿酸盐溶解试验 在有尿酸盐结晶的滑液中,加入尿酸酶保温后,尿酸盐结晶被降解为尿囊素可见结晶消失。 五、痛风结节内容物检查 对于痛风结节进行活检或穿刺吸取其内容物,或从皮肤溃疡处采取白垩状粘稠物质涂片 ,按上述方法检查,查到特异性尿酸盐的阳性率极高。 六、X线摄片检查 期急性关节炎仅表现为软组织的肿胀,关节显影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与痛风石邻近的骨质可出现不规则或分叶状的缺损,边缘呈翘状突起;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进入慢性关节炎期后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有不规则或半圆形的穿凿样缺损,边缘锐利,缺损边缘骨质可有增生反应,此外,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可早期发现受累关节的骨密度改变,并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与病情观察的评价指标,单纯的尿酸性结石可透过X射线,其诊断有赖于静脉肾盂造影,混有钙盐者,行腹部平片 检查时可被发现。 七、CT与MRI检查 沉积在关节内的痛风石,根据其灰化程度的不同在CT扫描中表现为灰度不等的斑点状影像,痛风石在MRI检查的T1和T2影像中均呈低到中等密度的块状阴影,静脉注射钆可增强痛风石阴影的密度,两项检查联合进行可对多数关节内痛风石做出准确诊断。 总之,实验室检查是确诊痛风和观察病情演变不可缺少的方法,尤其是发现尿酸盐结晶,是提高痛风诊断质量的关键。

诊断鉴别

诊断 关于痛风诊断国内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美国Holmes标准以及日本修订标准,兹介绍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977): 1.滑囊液中查见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2.痛风石经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证实含有尿酸钠结晶。 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项中6项者。 (1)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2)炎症表现在1d内达到高峰。 (3)单关节炎发作。 (4)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 (5)第一跖关节疼痛或肿胀。 (6)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7)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8)有可疑的痛风石。 (9)高尿酸血症。 (10)X线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 (11)X线摄片示骨皮质下囊肿 不伴有质侵蚀。 (12)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急性关节炎期确诊有困难时,可试用秋水仙碱做诊断性治疗,如为痛风,服秋水仙碱后症状迅速缓解,具诊断意义。 总之,急性痛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反应不难诊断,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需要认真进行鉴别,并应尽可能取得尿酸盐结晶作为依据。 痛风 的鉴别诊断 (一)急性期的鉴别诊断 1.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病前有A族溶血性链状菌感染史,病变主要侵犯心脏和关节,下述特点可资鉴别: ①青少年多见。 ②起病前1~4周常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类,扁桃体炎病史。 ③常侵犯膝,肩,肘,踝等关节,并且具有游走性对称性。 ④常伴有心肌炎 ,环形红斑 和皮下结节等表现。 ⑤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升高如ASO>500U,抗链球菌激酶>80U,抗透明质酸酶 >128U。 ⑥水杨酸制剂治疗有效。 ⑦血尿 酸含量正常。 2.假性痛风 由焦磷酸钙沉积于关节软骨引起,尤以A型急性性发作时,表现与痛风酷似,但有下述特点: ①老年人多见; ②病变主要侵犯膝,肩,髋等大关节。 ③X线摄片见关节间隙变窄和软骨钙化灶呈密点状或线状,无骨质破坏改变。 ④血清尿酸 含量往往正常。 ⑤滑液中可查见焦磷酸钙单斜或三斜晶体。 ⑥秋水仙碱治疗效果较差。 3.化脓性关节炎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鉴别要点为: ①可发现原发感染或化脓病灶; ②多发生岁重大关节如髋,膝关节,并伴有高热,寒颤等症状。 ③关节腔穿刺液为脓性渗出液,涂片 镜检可见革兰阳性葡萄球菌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④滑液中无尿酸盐结晶。 ⑤抗前风药物治疗无效。 4.外伤性关节炎 ①有关节外伤史。 ②受累关节固定,无游走性。 ③滑液中无尿酸盐结晶。 ④血清尿酸 不高。 5.淋病 性关节炎 急性发作侵犯趾关节与痛风相似,但有下述特点: ①有冶游史或淋病表现; ②滑液中可查见淋病双球菌或细菌培养阳性,无尿酸结晶。 ③青霉素G和环丙氟哌酸治疗有效,可资鉴别。 (二)慢性期的鉴别诊断 1.慢性类风湿怀关节炎 本病常呈慢性经过,约10%病例在关节附近有皮下结节,易与不典型痛风混淆,但本病: ①指趾小关节常呈对称性棱形肿胀 ,与单侧不对称的痛风关节炎截然不同。 ②X线摄片显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变窄,有时部分关节面融合,骨质普遍疏松,但无骨皮质缺损性改变。 ③活动期类风湿因子 阳性,关节液无尿酸盐结晶查见。 2.银屑病 性关节炎 本病亦以男性多见,常非对称性地侵犯远端指趾关节,且0.5病人血甭尿酸含量升高,故需与痛风鉴别,其要点为: ①多数病人关节病变发生于银屑病之后。 ②病变多侵犯指趾关节远端,半数以上病人伴有指甲增厚凹陷成脊形隆起。 ③X线像可见严重的关节破坏,关节间隙增宽,指趾末节骨端骨质吸收缩短发刀削状。 ④关节症状随皮损 好转而减轻或随皮损恶化而加重。 3.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 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变态反应所致, ①常先累及小关节,逐渐波及大关节,且有多发性,游走性特征。 ②病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③可有急性关节炎病史;也可仅表现为慢性关节痛,但从无关节强直畸形。 ④关节周围皮肤常有结节红斑。 ⑤X线摄片显示骨质疏松 ,无骨皮质缺损性改变;⑥滑液可见较多单核细胞,但无尿酸盐结晶。 ⑦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抗痨治疗有效。 (三)误诊 痛风较易误诊,在欧美等国家,由于痛风比较多见,以致医师有时将非痛风疾病诊断为痛风,而在国内,由于痛风比较少见,常易将痛风诊为非痛风疾病,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诊断者对于痛风缺乏认识;二是痛风表现不够典型。 1.痛风的漏诊 痛风性关节炎 是被误诊的疾病,急性期以误诊风湿性关节炎为最多,发作间期以类风湿性关节炎 为常见,此外,外科医师常将痛风误诊为丹毒 ,蜂窝织炎 ,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 等。 对于痛风合并的尿酸性尿路结石,由于结石症可以为痛风的首发症状,故易误诊为单纯尿路结石,而漏诊痛风,痛风结节破溃流出白垩样物,则误诊为骨髓炎 或结核性脓肿 。 2.被误诊为痛风的疾病 另一方面在痛风多发地区,常将一些有关节表现的其它疾病,误诊为痛风,这些疾病包括:老年人骨质增生 症或骨质疏松症引起的关节痛,高尿酸血症 合并神经痛风或关节痛综合征等,1991年Wolfe等在9108例风湿病门诊初诊病人中,有164例(1.8%)非痛风病人被误诊为痛风,其中有风湿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纤维织炎,银屑病性关节炎 等。 3.值得吸取的经验 近十余年来,国内痛风的发病率确有增加趋势,为了防止漏诊,下述经验可供参考: 1.熟悉痛风的临床特征 痛风临床表现确有许多特点,熟悉这些特点,是防止漏诊的前提。 2.了解高尿酸血症的演变 痛风急性发作前或发作时,绝大多数病人血尿酸 升高,但在间歇期或慢性期,则血尿酸含量往往正常,故不应以血尿酸正常,轻率排除痛风诊断。 3.慎重评价干扰炎症过程药物的治疗反应 各种有机酸消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保泰松等药物,即可使痛风急性炎症缓解,也可使非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缓解,故不应作为痛风的诊断依据,也不应作为诊断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其它结缔组织病并有关节病变的依据 。 4.对于尿路结石病人应排除潜在性痛风 多发性或复发性的尿路结石,可能为痛风的首发症状,注意复查血尿酸,必要时作24小时尿尿酸定量,以防痛风漏诊。 5.重视X线像的特征 痛风病人有的骨,关节X成像呈缺损性改变,具有较大的特征性,对于罹患数年的病人,阳性率较高,据此可以与上述需要鉴别的关节病变进行鉴别。 6.尽量进行尿酸盐特征性检查 关节滑囊液或痛风结节内容物作尿酸检查的阳性率极高,国内病例报告作该项检查者较少,值得大力提倡。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