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丘疹 出血倾向 毒血症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高热 结痂 紧张 恐惧 白色恶露
性病科 皮肤性病科
好发于青年男女
性传播 接触传播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针刺试验 皮损 涂片
重点检查项目1.细胞学检查 取材后直接涂片 ,作Wright染色,Giemsa染色或Papanicolaou染色,在多核巨细胞的胞核内找到嗜酸性包涵体时有助于诊断。 此法敏感性仅50%~80%,且不具特异性,疾病初期阳性率高,后期阳性率较低。 2.病原学检查 (1)HSV检查:用荧光素标记的抗HSV-1和抗HSV-2抗体作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区分HSV的型别。 (2)HSV抗原检查:也可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蛋白印迹试验或放射免疫试验检测HSV抗原。 (3)HSV核酸检查:包括核酸探针检测法和核酸扩增检测法,后者又分PCR和LCR,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强,且快速,简便,对检测材料要求低。 (4)HSV培养分离:常用细胞培养法,主要用于HSV的进一步鉴定。 (5)电镜检查:取水疱液或病变脑组织制片,在电镜下观察病毒颗粒,阳性率为50%,但HSV与其他疱疹病毒在形态上难以区分,免疫电镜检查较为特异。 3.血清学检查 主要用于检测抗HSV-1和抗HSV-2抗体,诊断HSV的原发性感染,进行HS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可采用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试验和放射免疫试验等法检测,在现代,用HSV-2 gD2糖蛋白作抗原检测抗HSV-2抗体,用HSV-1 gDl或gC糖蛋白作抗原检测抗HSV-1抗体,敏感性高,并且可区分抗HSV-1与抗HSV-2抗体,但是,此类检查只能说明患者发生过HSV显性或隐性感染。
诊断鉴别诊断 HSV感染的诊断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而定,有不洁性交史,而且在生殖器部位出现皮肤红斑和原发性水疱,易复发等不难诊断,必要时可作疱液涂片,培养,接种,免疫荧光检查,血清免疫抗体测定等,均有助于诊断和确定病毒类型。 根据病史,症状和皮肤或黏膜表现,一般不难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原体。 中医辨证分型 1.湿热下注型 主证:患处水疱,糜烂,痒痛交作,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脉弦滑数。 辨证:湿热下注,外感毒邪。 2.肝肾亏损型 主证:病情反复发作,兼有心烦寐少,腰酸 头昏 ,食少乏味,口干 咽燥,舌质淡,脉沉细。 辨证:清热化湿,养肝滋肾。 生殖器疱疹 容主要与硬下疳,软下疳 鉴别: 硬下疳为单个质硬的溃疡,无疼痛感,无复发史,实验检查USR(+)或RPR(+),梅毒 螺旋体可见,软下疳为质软的溃疡,局部虽有疼痛感但无复发史,实验检查链杆菌阳性。 1.固定型药疹 有药物过敏 史,发疹前有用药史,每次发病位固定且不限于外阴部,其他的皮肤,黏膜交界处也有损害,皮损 主要为暗红斑 上有厚壁水疱或大疱。 2.Behcet综合征 可首先出现口腔或外生殖器溃疡,针刺试验 阳性,以后可伴虹膜睫状体炎 及四肢结节性红斑 。 3.梅毒硬下疳 潜伏期2~4周,局部硬结,溃疡,无自觉症状,苍白螺旋体和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4.软下疳 发病前2~5天有性乱史,损害为外阴部溃疡,基底软,伴疼痛与触痛,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可形成溃疡并排脓,可检出Ducrey嗜血杆菌。 其他生殖器部位皮肤病 如接触性带状疱疹 ,白塞病 ,脓疱病 有时与生殖器疱疹相似,可以从病史及检查方面相区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