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矢状窦旁脑膜瘤

矢状窦旁脑膜瘤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矢状窦旁脑膜瘤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导水管周围受损 恶心 感觉障碍 精神萎靡 精神障碍 颅内压增高 脑水肿 情感淡漠 瘫痪 头痛

  •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外科

  •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颅脑CT检查 脑血管造影 头颅正侧位片 颅脑MRI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

1.头颅X线平片 有一定意义,有报道认为颅骨平片可确定约60%的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有局部骨质增生或内板变薄腐蚀,甚至虫蚀样破坏的表现;血管变化可见患侧脑膜中动脉沟增深迂曲,板障静脉扩张,一些肿瘤可见钙化斑。 2.脑血管造影 在CT应用前,脑血管造影是对矢状窦旁脑膜瘤定位定性的主要手段,可见到特征性肿瘤染色和抱球状供血动脉影像,当前脑血管造影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在于: (1)了解肿瘤的供血动脉和肿瘤内的血运情况:矢状窦前1/3和中1/3脑膜瘤的供血主要来源于大脑前动脉,后1/3肿瘤主要为大脑后动脉,同时都可有脑膜中动脉参与供血,此时的脑膜中动脉可增粗迂曲,如肿瘤侵及颅骨,可见颞浅动脉参与供血。 (2)脑血管造影的静脉期和窦期:可见肿瘤将静脉挤压移位,有的矢状窦会被肿瘤阻塞中断,这些造影征象对决定术中是否可将肿瘤连同矢状窦一并切除是极有帮助的。 3.CT或MRI扫描 是本病诊断的主要手段,CT扫描可显示出上矢状窦旁圆形,等密度或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时可见密度均匀增高,基底与矢状窦相连,有些患者可见瘤周弧形低密度水肿带,另外,CT扫描骨窗像可显示颅骨改变情况(图2),MRI与CT相比,在肿瘤定位和定性方面均有提高,肿瘤在T1加权像上多为等信号,少数为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则呈高信号,等信号或低信号;肿瘤内部信号可不均一;注射Gd-DTPA后,可见肿瘤明显强化,MRI扫描还可清楚地反映肿瘤与矢状窦的关系。

诊断鉴别

目前应用CT或MRI对本病的诊断已很容易,大部分病人都能在早期得到确诊,CT的骨窗像和MRI还可以提供与肿瘤相邻的颅骨受侵犯破坏情况,为手术提供更详细的情况。 对矢状窦旁边界清楚的肿瘤应与转移癌鉴别,后者病史短,肿瘤周围脑水肿 严重且较广泛,有时可发现肺,前列腺,卵巢的原发癌病灶。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