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肿块 腹痛 高热 高血压 寒战 贫血
外科 泌尿外科
无特殊人群
无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尿常规 逆行肾盂造影 腹部平片 造影检查 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尿常规 可有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合并感染时有脓细胞,尿培养可有致病菌。 2.肾功能不全时血尿素 氮,肌酐可增高。 3.超声波检查 B超检查方法简单无损伤,诊断明确,是首选的检查方法,B超检查可对肾积水进行分度,对梗阻部位诊断及病变性质加以初步鉴别,对估计患肾功能的可复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多普勒超声通过对肾内动静脉血流频谱来反映患肾血流变化,对阻力系数(resistance index,RI)进行测定,可帮助鉴别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肾积水,B超对胎儿尿路梗阻的检查更具优越性,产前B超检查可对先天性肾积水作出早期诊断。 4.X线检查 腹部平片 检查可了解肾轮廓大小,对X线阳性结石可明确诊断,排泄性尿路造影时若积水肾或梗阻近端尿路能显影,可对梗阻部位及肾功能作出评判,尤其是对分肾功能的判断更为重要,对IVU不显影,同时又无法进行逆行肾盂造影者,可行经皮肾穿刺造影检查 [可以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代替]。 5.动态影像学检查 利尿性肾图对明确早期病变,判断轻度肾积水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很有帮助,尤其双侧肾积水时一侧轻,一侧重,对肾积水较轻侧是否手术治疗具有决定作用。 近年来利尿性B超及同步电视录像监测的利尿性IVU的应用,对鉴别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肾积水与利尿性肾图作用相当大。 6.磁共振成像(MRI) 近年来MRI已被广泛应用于尿流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尤其是MR尿路成像(MRU)对梗阻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很有帮助,其影像与尿路造影相似,由于MRU不需使用含碘的造影剂和插管技术就可显示尿路情况,患者安全,无创伤,无并发症,尤其是在肾功能严重破坏并有尿路梗阻时更为适合。 7.肾盂测压试验 即分别放置两根导管至肾盂及膀胱,通过经皮肾造瘘管以10ml/s的速度注入造影剂,在荧光屏下记录灌注造影剂时肾盂内压力变化,测定肾盂及膀胱的压力差作为肾脏梗阻的指标,如肾盂压力>1.37kPa(1410cmH2O),就说明有梗阻存在,此方法对判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是否存在梗阻有一定帮助,但较复杂且有创伤性,临床上较少应用。
诊断鉴别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缺乏泌尿系统的特异症状,许多患者是健康体格检查时被发现的,还有些患儿是在跌倒碰撞后出现血尿或肾破裂时才被发现,通过现代影像学检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除确诊外,还应了解病变是一侧还是两侧,有无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结石,肿瘤等,并应同时估计两侧肾脏的功能状态,以便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1.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亦可引起上段输尿管梗阻而表现输尿管和肾盂积水,但其梗阻原因是腔静脉压迫输尿管,而非输尿管本身病变,IVU检查显示肾盂及上段输尿管扩张积水,输尿管呈“S”形,并向中线移位,如果IVU结果不满意,逆行造影有助明确诊断。 2.输尿管结石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的结石也可引起肾积水 ,需与盂管交界处狭窄鉴别,输尿管结石多有阵发性绞痛和血尿 病史,X线平片上可见输尿管行程有不透光影,IVU和逆行造影检查 显示结石梗阻以上输尿管和肾盂积水,梗阻部位呈杯口状,阴性结石在梗阻部位有充盈缺损,CT检查 对诊断比较困难的阴性结石有帮助。 3.输尿管结核 输尿管结核可因输尿管壁结核病变致输尿管狭窄,但输尿管结核很少是原发性的,均继发于肾结核 ,早期有结核的全身症状,如食欲不振,消瘦,盗汗,低热等,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B超,IVU或逆行尿路造影检查除显示肾输尿管积水外,尚表现肾盂肾盏破坏并有空洞,输尿管呈串珠样狭窄改变,管壁僵硬,表面不光滑。 4.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肿瘤可致输尿管梗阻,引起肿瘤以上输尿管扩张积水,但临床上以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尿液中肿瘤细胞阳性,IVU及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输尿管管腔狭窄,内有充盈缺损,其下方扩张呈杯口状改变。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