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 发热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腹泻 肝细胞索支架塌陷 肩胛带“模拟瘫痪” 泪腺汗腺及涎腺等先分泌增多而后减少 食物过敏
急诊科 其他科室 消化内科 内科
无特定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血常规 便常规 粪便显微镜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标本采集为查找病原菌,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多方面采集标本:如排泄物,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用具等。 临床上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很多,如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肉毒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 粪便培养对临床确诊有重要意义,但有时粪便培养不一定有致病菌存在。 沙门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亦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的原因,一般从病人的粪便或呕吐物中分离出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通过对食物或粪便中的肠毒素检测来进行诊断,因为被污染的食物经加热后葡萄球菌已被杀死,若培养则出现阴性结果,而肠毒素在加热的情况下并不被破坏,因此,肠毒素的检测可用动物试验或酶联免疫试验协助。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摄入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水产品和腌菜所致,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靠细菌学检测确诊,但在粪便培养时,大多数病例第二天即转为阴性,仅有少数在2~4天内能检出阳性,因此,对可疑病例应及时采集粪便培养,以免影响阳性检出率。 空肠弯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入弯曲菌污染的肉类或牛奶所致,该病的确诊主要依据细菌学检测。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采集食物或粪便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所引起,通常应在现场采集可疑食物做细菌学检测或动物试验。 婴儿的肉毒梭菌中毒:则主要是通过粪便内毒素的检测来确诊,粪便培养结果多为阴性。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一)霍乱及副堆乱:为无痛性泻吐,先泻后吐为多,且不发热,大便呈米泔水样,因潜伏期可长达6天,故罕见短期内大批患者,大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或受尔托弧菌,可确定诊断。 (二)急性菌痢:偶见食物中毒型暴发,一般呕吐较少,常有发热,里急后重,粪便多混有脓血,下腹部及左下腹明显压痛,大便镜检有红细胞,脓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培养约半数有痢疾杆菌生长。 (三)病毒性胃肠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以急性小肠炎为特征,潜伏期24~72h,主要表现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及腹泻,排水样便可稀便,吐泻严重者可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