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 端坐呼吸 恶心 过劳 焦虑 失眠 手足发抖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其他科室 急诊科 重症监护室 ICU
无特定的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心电图 胸部透视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肾上腺素试验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重点检查项目约半数病人基础代谢率偏高,糖耐量减低。 1.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可有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部分病人有左心室高电压,右房负荷加重,P波形态高尖,电轴右移,V1呈rSr′,Rs型,Ⅱ,Ⅲ,aVF导联常有ST压低,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也可出现在Ⅰ,aVL导联,站立时以上变化更加显著或出现率增加,服用普萘洛尔后恢复正常,且这种立卧位变化也消失,有时T波变动大,隔数日即恢复正常。 2.心电图运动试验 可有阳性结果。 3.X线检查 心影多正常,病程长者会有心影扩大,肺野血管纹理可增加。 4.超声心动图 部分可有右室及右室流出道增大,增宽。 5.其他检查 (1)异丙肾上腺素试验 :静滴异丙肾上腺素2~3μg/min,静滴前,静滴后2,5,8min测心率,正常成人增加10~15次/min,若增加20~30次/min以上,心电图ST段下降,T波倒置,低平,予普萘洛尔5mg静注后5min内心率即恢复,心电图变化也可恢复,即为阳性,但年龄大,症状严重忌用。 (2)普萘洛尔试验:心率快,心电图有ST-T改变者予普萘洛尔20~40mg口服,在30,60,120min后作心电图,若ST段恢复正常,T波由倒置变双相或直立,或由低平变正相,则为阳性,以上两试验阳性均可认为符合β受体反应亢进。 (3)血流动力学检查:心搏量,心脏指数,平均收缩期喷血速度加快,外周阻力降低。 (4)基础代谢率,血中自由脂肪酸均偏高:偶有葡萄糖耐量试验降低,血儿茶酚胺,24h尿香草基杏仁酸(VMA)均正常。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典型症状诊断不难,凡年轻人心悸,胸闷,心率增快 ,焦虑不安,服用β受体阻滞药后症状消失,可考虑本症,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试验阳性,有助诊断,Frohlieh和阿部久雄提出的诊断标准有一定参考意义: 1.具有心悸等循环系统及焦虑不安等精神系统症状,并排除器质性心脏血管疾病。 2.安静时心率达90/min以上,站立,运动及精神刺激等常使心动过速 加剧。 3.多次心搏量测定,至少一次超逾正常范围。 4.给予少量普萘洛尔后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可显著改善。 符合上述四项即可诊断,对可疑病人可行异丙肾上腺素试验,如输注后心率及心搏量显著增加,予普萘洛尔后又恢复原水平者亦可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症是常见病,但临床上易忽视,需要与下列疾病鉴别: 1.甲状腺功能亢进 因心悸,心动过速,多汗,失眠 ,甲亢 心脏病时心电图变化,与本病相似,但本症心动过速立卧位差值大,随情绪紧张而加剧,甲状腺不大,无突眼征,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可与甲状腺功能亢进鉴别。 2.心肌炎 本症多见青年人,因心悸,胸闷,气促,心电图ST-T改变,期前收缩,与心肌炎易混淆,但本症起病前往往有精神因素,心音有力,激素,休息症状改善不大,对β受体阻滞药效果好,可将两者鉴别。 3.心脏神经官能症 异丙肾上腺素,普萘洛尔有助诊断本症,可与一般神经官能症鉴别。 4.二尖瓣脱垂 因两者均心悸,胸痛,乏力,头晕,心电图ST-T变化,予普萘洛尔症状缓解,故易混淆,但收缩中晚期喀喇音,超声心动图及药物试验可将两者区别。 5.嗜铬细胞瘤 本症因儿茶酚胺反应敏感的症状误为体内高儿茶酚胺血症的嗜铬细胞瘤,但通过测定24h尿香草基杏仁酸,肾上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有助鉴别。 6.冠心病 尤其伴有高血压 者,也有脉压大,脉搏 有力,心电图ST-T异常,运动试验阳性表现,但本症表现多样,与体位,情绪关系大,心动过速与运动量不相适应,予β受体阻滞药症状迅速缓解,有助鉴别,但要注意,两病可同时并存,特别一些年龄大的本病患者会同时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 7.其他原因引起高动力循环状态 如贫血 ,动静脉瘘,妊娠,脚气 病,肺源性心脏病,肝硬化 ,类癌 综合征,均有明确原发病症状,不难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