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围增大 腹胀 干胁痛 黄疸 皮肤苍白 蜘蛛痣
肝胆外科 外科 内科 消化内科
无特殊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腹水检查 尿常规 尿肌酐(Ucr) 凝血酶原时间(PT) 血常规 便常规 肝功能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 妇科检查 上消化道X线钡餐 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一、血常规: 全血细胞计数减少。肝硬化代偿期血清胆红素、ALT、凝血酶原时间均可正常,血清白蛋白水平轻度下降是肝功障碍的早期指征; 血清碱性磷酸酶、胆固醇及磷脂增高,ALT中等或轻度增高;而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为肝硬化有活动性病变的实验室异常。 二、超声检查: 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门静脉周围发现有侧支血管形成是肝外门静脉阻塞的一个征象。正常情况下可见到呼吸对门静脉血流有调节作用,如果此征消失提示门静脉高压。但出现此征亦不能绝对排除门静脉高压。 三、食管X线钡剂造影: 在成人,钡剂造影检出食管静脉曲张的敏感性约为70%。近年来由于内镜的广泛应用,此项技术已很少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检查,而且对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检出价值极其有限。 四、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存在与否及其程度。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儿,一旦病情平稳,应立即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尽快确定出血部位、病变性质及迅速行镜下止血治疗。 对无症状或处于稳定期的患儿亦可行胃镜检查以便预测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及选择预防性硬化治疗的时机。 五、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经股动脉插入导管,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正常情况下门静脉在10~20s内即可显影。在伴有海绵状血管瘤样变异的病人,于闭塞的门静脉周围可见有许多细小的侧支血管形成。
诊断鉴别鉴别诊断 一、气滞作胀:患者自觉上腹部胀满堵塞,连及肝区和后背,甚则因胀致痛,每因生气或情志刺激诱发或加重,伴有烦躁易怒,恶心呕吐,食少嗳气,甚至吞酸等。治以疏达肝气、和胃降逆。 二、脾虚腹胀 :肝炎 日久,长期食欲不振,食少腹胀,食后加重,伴有四肢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大便干稀不调、小腹重坠、四肢不温或有轻度水肿 。治以健脾消胀、升清降浊。 三、血瘀腹胀: 病人小腹部持续性胀满,昼轻夜重,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指甲青紫、微血管怒张,舌绛脉涩。查体可见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等。 四、湿热腹胀: 胃脘少腹胀满,甚至满腹胀,持续不能缓解,多吃油腻则更甚,伴有烦躁,口渴不想喝水,头晕不清、恶心、厌油腻,大便粘滞不爽,放屁恶臭、小便黄赤等。治以利湿为主,兼以清热、调肠理气。 另外还有脾胃虚寒腹胀、食积腹胀,临床辩证应分清气血虚实寒热,不能一见腹胀就理气,才能收到好的疗效。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