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 恶心 腹部压痛 腹肌紧张 腹痛 腹胀 皮下气肿 上腹部疼痛
外科 普外科
无特殊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淀粉酶 血常规 腹腔穿刺 腹部平片 肠镜 腹部CT
重点检查项目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 2.血清淀粉酶 升高。 3.诊断性腹腔穿刺 或灌洗 若抽出淡黄色胆汁性液体,多为十二指肠或胆道损伤的表现。 4.X线检查 (1)腹部X线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腰大肌阴影模糊,十二指肠腔外,右肾前旁间间隙游离气体和(或)液体积聚,右肾周阴影模糊,十二指肠扩张,多可明确诊断,但早期X线平片多难以发现其典型的X线表现,十二指肠破裂时,腹部平片 上可见到腹膜后,右肾及腰大肌周围积气,气体常进入横结肠系膜内,为了避免与横结肠内气体相混淆,可定时多次摄片,若为横结肠系膜内积气,则气体的位置改变不大;若伤后24h摄片,则气体可在腹膜后广泛扩展,有时可双侧向下扩展至盆腔,向上至纵隔。 (2)十二指肠破裂时,气体常进入横结肠系膜内,为了避免与横结肠内气体相混淆,可定时多次摄片,若为横结肠系膜内积气,则气体的位置改变不大; 5.消化道造影 对于病情较轻而诊断又不能明确者,可口服水溶性造影剂进行十二指肠造影,诊断多可明确,若为十二指肠破裂,经胃管注入水溶性造影剂后,可见造影剂由破裂口溢出。 6.十二指肠镜 检查 若不能明确诊断时,而病情又允许,可行十二指肠镜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 7.CT扫描 有作者报道腹部CT 扫描在早期诊断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比普通X线片的灵敏度高,并认为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手段,其CT特征是:十二指肠腔外,右肾前旁间隙游离气体或液体积聚,右肾周阴影模糊,十二指肠扩张,造影剂可中断而不进入远侧十二指肠。
诊断鉴别诊断 对于十二指肠的损伤,尤其是腹膜后损伤的诊断较困难,容易发生误诊与漏诊,诊断十二指肠的损伤,不仅要求明确是否损伤及其损伤的部位,而且还需要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这对患者的治疗与手术方法的选择有极大意义。 1.术前诊断 (1)十二指肠腹腔内破裂: 腹部外伤后,若系十二指肠腹腔内破裂,则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等大量流入腹腔,引起严重的腹膜炎表现,甚至脂肪坏死,则出现腹膜炎刺激征象和全身感染征象,因而诊断较容易,但应注意,部分病人在早期剧烈腹痛之后,可一度出现症状减轻,甚至腹痛消失,被称为“中间缓解期”,其可能的理由是:穿孔的肠壁肌肉收缩,肠黏膜脱出阻止肠内容物继续外溢,如果流入腹腔内的肠内容物被腹膜渗出液中和,稀释,导致腹膜刺激减轻,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细菌性腹膜炎的逐渐形成,腹痛又进行性加剧,全身中毒症状日趋明显。 (2)十二指肠腹膜外破裂: 凡有上腹部外伤史,缓慢出现右上腹痛 ,尤其是背部疼痛并有呕吐,而腹膜刺激征 并不明显时,应考虑到腹膜后器官的损伤,如呕吐物含血,无肾脏损伤的临床表现(血尿 ,肾区叩击痛 等),则可能为十二指肠腹膜后破裂,若发现皮下气肿,临床诊断的证据更为明确,有时X线腹部照片显示腹膜后组织积气,清晰显示出肾脏轮廓,或沿脊椎旁至膈内侧端有较透明区,腰大肌阴影模糊不清,如发现这些X线征则诊断基本可确定,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十二指肠腹膜外部分破裂,钡餐检查在诊断十二指肠破裂时一般不予采用,必要时可采用口服碘剂造影。 (3)十二指肠壁间血肿: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诊断较困难,其主要征象是受伤后上腹部隐痛不适,恶心,随血肿的增大压迫,可能出现高位肠梗阻或胆管,胰管梗阻等,右上腹可能扪及包块,钡餐可发现较为特异的“螺旋簧征”,B超,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穿透性腹外伤致十二指肠破裂常需要开腹探查后方能明确诊断,皮执民等近10多年来收集十二指肠外伤16例,经B超,CT或剖腹探查证实,其中十二指肠腹腔内破裂3例(18.75%),腹膜外破裂8例(50%),十二指肠壁间血肿2例(12.5%),穿透性外伤所致十二指肠破裂3例(18.75%),这3例均经剖腹探查,术中才明确为十二指肠穿透性损伤所致破裂。 总之,十二指肠损伤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迥然不同,存在合并伤包括腹内脏器及腹部以外脏器损伤时,常掩盖十二指肠损伤征象,因而造成临床诊断困难,归纳下列征象和检查有助于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 ①腹部穿透性损伤,从伤口流出胆汁样物;闭合性损伤于颈部,腋下,上胸部,背部及直肠指诊扪及捻发音 和皮下气肿。 ②腹外伤后,腹部体征相对轻微而全身情况不断恶化或伴血,尿液淀粉酶升高者。 ③腹部平片于腹膜后,膈肌角,右肾周,腰椎前或胆道内发现气体;腰大肌阴影模糊,但肾脏轮廓清晰。 ④经胃管注气试验发现腹腔或腹膜后气体或行胃肠水溶液造影检查,从十二指肠腔外溢出。 ⑤B超,CT扫描等影像检查或腹腔镜的应用,可进一步协助诊断。 2.剖腹探查术中诊断 对疑有十二指肠损伤的病人,因诊断不清,而有剖腹探查指征时,可施行剖腹探查术,明确诊断,同时可根据术中发现予以处理,剖腹探查术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诊断与治疗作用。 十二指肠损伤术前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发生误诊与漏诊,而剖腹探查术中同样也可发生漏诊,皮执民等曾遇到2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其中1例在院外行剖腹探查时,未打开后腹膜探查,故遗漏了十二指肠损伤之诊断。另1例院外手术时虽探查了十二指肠,仅发现了前壁之损伤进行了修补,而遗漏了后内侧壁的破裂处,2例患者转至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后,均经再次手术剖腹探查明确诊断,因此在探查中发现下列情况,应考虑十二指肠损伤: ①腹膜后有胆汁染色或脂肪坏死或伴捻发音。 ②横结肠系膜根部,结肠肝曲,十二指肠后有血肿。 ③腹膜后血肿伴胆管和胰管损伤。 ④术中胰管造影,发现胰管损伤,特别是伴胰腺内胆管损伤。 ⑤伴右肾,肝,下腔静脉损伤者,更需指出,术中对十二指肠各部应作全面细致的检查,诸如:切开十二指肠侧腹膜探查降部和胰头部。游离结肠肝曲和横结肠系膜检查横部。或经横结肠系膜根部右侧无血管部位分别检查横部,升部。游离屈氏韧带检查升部等,在探查中发现的任何可疑损伤迹象,如肠壁上的凝血块或血肿等都要检查清楚,切忌遗漏较小的损伤和合并多脏器损伤。 3.十二指肠损伤程度的判断 严重或复杂性十二指肠损伤是指: ①十二指肠降部损伤破口周径>75%,邻近或已伤及乳头部,十二指肠血供丧失。 ②球部,横部,升部损伤破口周径50%~100%。 ③手术处理延迟>24h,组织水肿 ,炎症明显。 ④合并腹内脏器损伤:如胰腺损伤,胆总管下段损伤,大血管损伤,肾脏损伤,合并严重颅脑损伤等,另外尚应该提出在施行结肠,胆囊,胆道,右肾等腹腔内脏器手术时,因肿瘤常侵犯十二指肠,所以在剥离肿瘤时容易损伤十二指肠,若术中即时发现,则可针对损伤情况给予合理的处理,若术中未能发现,则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皮执民等收集了因腹部各种脏器恶性肿瘤而手术的多名病例,发现42例侵犯了十二指肠,其中25例施行了原发肿瘤与受侵犯的十二指肠肿瘤一并切除的根治性手术,13例施行了原发癌的姑息性切除,仅将原发癌从十二指肠壁上剥下后切除(因患者情况较差,无法施行上述手术),4例在剥离原发肿瘤时不慎损伤了十二指肠,其中3例术中发现了十二指肠破裂手术野有胆汁污染,故即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获得了好的效果,但另1例系院外手术时未能即时发现而关腹,术后第二天病情恶化而转入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经剖腹探查发现系十二指肠在肿瘤侵犯的部位破裂穿孔,而施行肿瘤病灶清除后的十二指肠-空肠 Roux-Y侧侧吻合。 十二指肠损伤无论手术探查或术前都可出现漏诊,术前漏诊有报道高达60%~80%,因而应引起临床医师特别重视。 鉴别诊断 应与十二指肠溃疡 所造成的穿孔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