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静脉曲张 休克 反复呕血 局部静脉压痛
血管外科 外科
无特殊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粪隐血试验 尿素 尿素氮 血红蛋白 上消化道造影 血管造影 内镜检查 胃镜 CT检查 腹部CT
重点检查项目1.血象变化: 在出血的早期,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等可无变化,只有当组织液渗入血管内或补给等渗液体扩充血容量,血液被稀释后才出现贫血的表现,患者常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常升高,大出血后,白细胞计数可达1万~2万,出血停止后2~3天才恢复正常,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出血后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其原因是患者常存在有脾功能亢进。 2.氮质血症: 上消化道出血后,由于血液进入肠道,其蛋白质消化产物被肠黏膜吸收,故可引起血中尿素 氮浓度增高,称肠原性尿素氮 增高,在出血后的数h,尿素氮即可增高,一般在24~48h 达高峰,如尿素氮继续升高,可能是继续出血或者系大出血后,因有效血容量减少,而致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所导致的肾性尿素氮增高,因此,在排除了肾性尿素氮升高的因素之后,监测血尿素 氮的变化是判断出血是否停止的一项有用指标。 影像学检查 1.上消化道造影 : 上消化道造影作为定性诊断困难,造影常表现为息肉样或巨大皱襞样,须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息肉及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鉴别。 2.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 内镜下十二指肠可见肠壁静脉曲张,呈囊状或结节状隆起,色泽可呈蓝色或与周围黏膜一致,表面可有糜烂,覆有少许灰黄苔或血性物,与上消化道造影同样,须与息肉和黏膜下肿瘤鉴别,活检可能引起大出血,要特别注意,为预防活检出血,活检之前对隆起部分可用活检钳压迫,以确定其弹性,活动出血时诊断困难,由于十二指肠有多量血液积聚,有必要反复把血液冲洗吸引干净后详细观察黏膜面,出血者隆起病变的表面常有糜烂,并多表现为涌出性出血,即使是出血当时也难以立即作出十二指肠静脉曲张诊断,既往史怀疑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内镜检查时要想到本病并尽量插镜到十二指肠远端。 3.腹部CT : 可确定肝硬化的存在,肝萎缩的程度和腹水的有无,造影CT检查 可发现与十二指肠壁相连的异常扩张的血管,出血期可确定造影剂有无从血管外漏。 4.腹腔血管造影 : 先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定动脉期造影剂无血管外漏,在静脉期看见胃十二指肠静脉,胰十二指肠静脉增粗,蛇行或结节状曲张及造影剂流向下腔静脉可以确诊,在出血明显时可见到造影剂漏出血管外,高度怀疑本病时经皮经肝门静脉造影也有价值,进行经胃结肠支的造影可得到有关门静脉的非常鲜明的影像,经通常的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容易获得病因血管影像,而且检查后还可继续进行栓塞术。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呕血,便血)及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内镜检查,腹腔血管造影等)可确诊。 鉴别诊断 由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的病因甚多,故需鉴别的疾病亦多,以下仅就常见的疾病进行简要的鉴别。 1.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病: (1)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胃溃疡 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0%~15%,而十二指肠溃疡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25%~30%。 (2)既往有溃疡病史或有溃疡病出血 史,多数患者以冬春季节好发。 (3)疼痛多位于上腹部,多呈隐痛,烧灼样痛,多数十二指肠溃疡者有饥饿痛或夜间痛醒。 (4)疼痛一般具节律性,胃溃疡多为餐后1/2~1h疼痛发作,持续1~2h,至下餐前疼痛逐渐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在餐后3~4h发作(即饥饿时疼痛),进食后疼痛常消失。 (5)服用制酸剂,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疼痛可缓解或消失。 (6)少数病例可无上腹痛 ,无反酸,嗳气等症状,而仅以呕血和(或)黑便为首发症状,此种病例约占消化性溃疡 病例总数的10%~15%。 (7)X线钡餐检查,如发现龛影征对诊断有重要帮助。 (8)胃镜 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溃疡的形态与大小,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立诊断。 2.急性胃黏膜病变: (1)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20%左右。 (2)常有引起胃,十二指肠黏膜损害的诱因存在,这些诱因包括: ①服用过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消炎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等。 ②饮酒,尤其是酗酒后。 ③多种应激状态,如颅脑外伤,急性脑血管疾病,重度烧伤 等。 ④败血症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 (3)常有上腹疼痛或隐痛,反酸,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也可以呕血和(或)黑便为首发症状。 (4)在出血后的24~48h内作急诊胃镜检查,如发现胃,十二指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 ,多处有出血糜烂灶时即可确诊。 3.胃癌 : (1)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因胃癌而出血者约占出血病例的1%~3%,胃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但近年来30岁以下的青年胃癌也不少见。 (2)患者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多以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或隐痛为主要表现,随病情发展至中,晚期时,患者常有消瘦,贫血 ,上腹疼痛加重或呈持续性,少数患者上腹部可扪及质硬,常不易移动的包块。 (3)胃癌患者以缓慢,少量出血多见,而表现为大出血者较少见,粪隐血试验 常呈持续性阳性。 (4)晚期胃癌患者如癌肿发生远处转移,则常可在左锁骨上扪及肿大,较固定的淋巴结。 (5)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胃癌的重要措施,可发现癌肿的大小,形态,癌肿周围胃黏膜的情况等,X线钡餐诊断胃癌的阳性率可达80%~90%。 (6)胃镜检查可在直视下观察胃癌的大小,形态,部位及浸润情况等,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与良性溃疡相鉴别,胃镜检查胃癌的确诊率可达95%以上。 (7)CT与MRI检查虽对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辅助价值,但由于检查费用较昂贵,故一般不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