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
乳腺外科 外科
25~40岁的女性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淀粉酶 酸性磷酸酶
重点检查项目一、分泌物检查: 分泌物呈脓性,带菌居多。严重感染者可有恶臭。 二、血常规: 可发现白细胞计数上升。 三、组织病理检查: 镜检囊壁为纤维组织,内有鳞状上皮细胞衬里,并有角化物质。在囊壁的纤维组织内可见到异物反应性巨细胞。 四、影像检查: 1、CT表现: 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改变,CT值 0-15HU,边缘清楚。 2、MR表现: 增强检查无强化效应。 组织病理: 位于真皮内,边界清楚,由纤维性包膜包绕,在大多数病例中与其上的表皮不连接,瘤内见导管和囊腔结构,乳头状皱褶,突入囊腔,囊腔衬以单排柱状细胞,胞核呈卵圆形,淡染,有如见于大汗腺分泌细胞活跃期的断头分泌,周围有一层具有深嗜碱性胞核的小立方形细胞为肌上皮细胞,组织化学上囊腔细胞含有如同见于大汗腺细胞中的PAS阳性,耐淀粉酶 大颗粒,此外囊腔细胞对非特异性酯酶和酸性磷酸酶 和其他大汗腺酶染色呈阳性反应,而对磷酸化酶小汗腺酶呈阴性反应,外周细胞如像肌上皮细胞呈碱性磷酸酶阳性,电镜检查可证明囊腔细胞具有两个认作是大汗腺分泌细胞特点的特征,其一为很多不同大小和密度的膜限性分泌颗粒和在这些细胞的尖顶部含有脂质小滴,其二,作为断头分泌的证据,胞质尖顶部内含大的分泌颗粒释入囊腔内,周围细胞含很多肌细丝。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主要与管状顶泌汗腺腺瘤鉴别,后者可见顶质分泌,但有时两者难以区分,Falck及Jordan统一称其为“导管状乳头状汗腺瘤”,注明向顶泌汗腺及外泌汗腺分化,以分别代表这两种肿瘤。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