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

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妊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低热 关节强直 关节肿胀 结节 皮肤脆性增加 皮下结节 疲劳 肾损害 食欲不振 手足麻木

  • 建议就诊科室:

    免疫科 内科

  • 易感人群:

    妊娠期女性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胰蛋白酶 抗RNP抗体 抗Sa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类风湿因子 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

1.血清及细胞学检查 (1)自身抗体: ①类风湿因子 (RF),RF(r)阳性率为60%~70%。 ②抗核周因子(APF)其阳性率48.6%~86%。 ③抗角蛋白抗体 的阳性率为60%~73%,可见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④抗SA抗体,可见42.7%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破坏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该抗体的阳性率达68.4%,其诊断的特异性为78%~97%。 (2)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核抗原(rheumatoid anihritis associated nuclean artigen,RANA):为一种酸性核蛋白,4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RANA抗体滴度达1∶128。 (3)Ⅲ型胶原抗体:抗体可能在引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病变中发挥作用,可作为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对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很有意义。 (4)其他自身抗体,补体和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补体水平随病情变化而波动,无关节外病变及非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之总补体,C3,C4水平多正常甚至略高。 2.急性时相反应物指标 (1)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与病情活动指数有关,晨僵时间,握力,关节疼痛及肿胀指数,病情缓解时,C反应蛋白下降,反之则上升。 (2)血沉增快:病情加重则血沉升高。 (3)其他:β2微球蛋白,转铁蛋白,血浆铜蓝蛋白 ,αl-抗胰蛋白酶 及抗糜蛋白酶升高,另外已研究证明,αl-酸性糖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明显升高,而且与C反应蛋白的水平密切相关。 (4)血液学改变: ①红细胞: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伴有轻度贫血。 ②白细胞:活动期可有白细胞及嗜酸性轻度增加。 ③血小板:病情活动时,约70%患者血小板持续升高超过300×109/L,只有病情缓解后,血小板才能降至正常。 3.滑膜液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液微混浊,黏稠度降低,滑液中白细胞升高,一般为5000~50000/μl,中性粒细胞>50%,白蛋白>40g/L,玻璃酸酶<1g/L,镜下可见巨噬细胞,多形核细胞及其残核(Reiter细胞)。 1.关节X线摄片 以双手腕,足跗受累最常见,故临床X线检查常规首选双手(包括腕)或双手相加双足相进行检查,美国风湿病学院将X线表现分为4期: Ⅰ期:正常或关节端骨质疏松。 Ⅱ期:关节端骨质疏松,偶有关节软骨下囊样破坏或骨侵蚀改变。 Ⅲ期:明显的关节软骨下囊性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半脱位等畸形。 Ⅳ期:除Ⅱ,Ⅲ期改变外,并有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2.CT和磁共振成像(MRI) 一般不选用此两项检查,但对平片难以显示的病变可选用,CT有助于发现早期骨关节侵蚀,股骨头脱位等情况,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环枢关节病变受累相对多见,行CT检查 可以显示如齿状突骨侵蚀,脊柱受压,关节脱位等改变,MRI对显示关节内透明软骨,肌腱,韧带,滑膜囊肿和脊髓受压有良好的效果。

诊断鉴别

诊断 作为RA的诊断标准者有: 1.早晨关节僵硬至少1h,持续时间≥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 ,持续时间≥6周。 3.对称性关节肿胀,持续时间≥6周。 4.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肿胀,持续时间≥6周。 5.在易受压或易受摩檫部位的皮下出现皮下结节。 6.X线检查有典型类风湿关节炎改变(包括关节周围骨质脱钙,退行性改变)。 7.类风湿因子(目前临床多限于检测IgM-RF)滴度>1∶32。 凡4条或多于4条上述标准者可确诊类风湿关节炎,应该指出,这些标准不是只为诊断而制定的,是为了便于对大系列患者进行分类,以便总结流行病调查,药物试验和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自然过程,因此一些患者,尤其处于疾病早期阶段的患者,不符合这套人为规定标准的,并不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 鉴别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尚无特异性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RF和X线征象虽具有重要诊断意义,但并非类风湿关节炎特有,在临床上需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1.结缔组织病 若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 狼疮(SLE),硬皮病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MCTD)等其他结缔组织病,且RF阳性,早期难与类风湿关节炎相鉴别,SLE多发生于青年妇女,关节症状往往不重,一般无软骨和骨质破坏,全身症状重,常有面部红斑及内脏损害,多数有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血清抗dsDNA抗体,SM抗体,狼疮细胞 阳性有利于SLE诊断,硬皮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常伴有雷诺现象,可有张口困难,面具脸等特殊表现,MCTD临床上具有主要风湿病的某些临床表现,且有高滴度的抗RNP抗体 阳性为其特点。 2.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 (1)强直性脊柱炎 :其特点是 ①多为男性患者。 ②好发年龄为15~30岁。 ③有家族史,90%~95%患者HLA-B27阳性。 ④RF阴性。 ⑤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柱。 ⑥肌腱,韧带附着处炎症为本病特征性改变。 ⑦X线片典型的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呈竹节状改变。 (2)赖特综合征 :无菌性尿道炎 ,结膜炎和关节炎三联症为本病基本特征,多数患者发病前2~4周有性病型尿道炎或细菌性痢疾 病史,其关节炎具有多发性,不对称性,膝,踝,跖趾等下肢关节受累为特点,本病多侵犯20~40岁男性,HLA-B27常阳性。 (3)银屑病 关节炎:本病伴有银屑病皮肤表现,关节病变多累及手指远端指间关节,足指指间关节,为非对称性,部分病人可有骶髂关节炎及脊柱累及。 3.骨性关节炎 多发生于中年以后,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增加,主要累及远端指间关节和髋,膝等负重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类风湿因子 一般阴性,关节X线检查可见到关节边缘呈唇样增生。 4.风湿性关节炎 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前1~2周发热,咽痛,此后出现膝,肘,肩,髋等大关节游走性肿痛,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抗链球菌激酶阳性,一般无晨僵,无关节畸形,部分病人有心肌炎 和心瓣膜病变。 5.痛风 性关节炎 单关节或少关节炎的类风湿关节炎须与痛风性关节炎 鉴别,痛风多为男性患者,多呈急骤起病,关节炎好发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炎症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疼痛常剧烈不能触摸,血尿 酸升高,慢性患者在受累关节附近或皮下组织如耳轮,尺骨鹰嘴,跖趾等部位有痛风石,如用旋光显微镜检查痛风石内容物可发现尿酸 钠针形结晶。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