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在畜牧地区常因接触野生动物,或在疫区饮用生水或食用蔬菜时误吞虫卵而感染。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棘球蚴虫卵污染的蔬菜和饮水被人吞食后,虫卵在胃及十二指内孵化成六钩蚴,以后钻入胃壁或肠壁末梢静脉,再进入门静脉系统,大多数幼虫被阻于肝脏而发育成为包虫囊,少数可通过肝中心静脉,经下腔静脉,右侧心脏而抵达肺部,幼虫经肺再侵入血循环的机会不多,因此,其他部位累及少见,在乳房寄生罕见,幼虫可随血液和淋巴到达乳房皮下组织内,逐步发展成为细粒棘球蚴,而发生棘球蚴病。
2.病理形态
(1)大体形态:所见包块为乳白色,质稍硬,外被以完整包膜,切面为囊性,内为澄清无色液体。
(2)组织形态: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组织所构成,可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囊肿周围乳腺组织也有炎性细胞浸润,囊内壁可见有生发层。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