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分泌物增多 鼻塞 充血 盗汗 低热 恶心 乏力 烦躁不安 鼓膜充血 呼吸困难
感染中心 发热门诊 传染病科
无特定人群
外源性感染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胸部平片 真菌培养检查 涂片
重点检查项目1.直接镜检 取耵聍,痰,角膜溃疡处分泌物,脓液等,作直接涂片 检查,可见到分隔菌丝及圆形,暗绿色孢子(直径2~3µm)或菊花样曲霉结构,用乳酸酚棉蓝染色则比较清楚,其分生孢子柄不着色。 2.真菌培养 将血和上述标本接种于沙堡琼脂,在室温至45℃能很快生长,典型的曲霉菌落呈绿色至暗绿色,镜下可见较粗分生孢子柄,顶端膨大,有小柄上产生分生孢子,根据菌落形态及镜检可以进一步识别不同菌种。 3.胸部X线片常见肺的中下部有散在的片状,结节状或团块状阴影,亦可形成空洞,有时呈不规则分布的细小颗粒状结节阴影。CT,磁共振检查可发现脑部占位性病变。
诊断鉴别诊断 由于曲霉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因此必须多次培养阳性并结合组织病理和临床症状,才能作出可靠的诊断。 1.真菌学检查 2.影像学检查 曲霉球在X线胸片上有空腔样病变,其内形成圆形或卵圆形阴影,密度均匀,上方有新月形透亮区的特征,鼻窦曲霉球X线示放射密度增加,中央可有金属密度(钙磷化),CT检查示无相邻结构侵袭。 3.组织病理 有诊断意义,组织反应包括见于外耳道和支气管感染的非特异性轻度炎症,常见于鼻窦,眼和肺部疾病的由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组成的肉芽肿改变,曲霉侵入血管后引起的坏死性改变,以及化脓性改变等四种反应,PAS或嗜银染色后曲霉在组织内呈红色或黑色,在脓肿和曲霉球内可以见到菌丝分隔,分支呈45°角,直径7~10µm,典型的排列成放射状;在早期肉芽肿内可见直而平行排列的菌丝,在晚期纤维化病变中见到不规则菌丝,在与空气沟通的脓肿或空腔内可发现曲霉球。 4.皮肤实验 烟曲霉抗原皮肤试验有助于变应性曲霉病的诊断。 5.侵袭性曲霉诊断标准 由欧洲肿瘤治疗研究会提出。 (1)广谱抗生素治疗3~5天仍持续发热≥38℃,除外发热5天内活检证实曲霉病者。 (2)曲霉血培养阳性。 (3)排除病毒,嗜酸杆菌,军团菌,Q热,鹦鹉热,支原体,衣原体肺炎和肺孢子虫感染。 (4)提示侵袭性曲霉病的症状和体征,例如:肺:咳嗽,呼吸困难 ,胸痛,咯血,捻发音 ,缺氧,鼻窦:头痛,鼻分泌物增多 ,面部肿胀,触痛,蜂窝织炎,肝:肝区不适,黄疸 ,肝大,肝功异常,神经系统:头痛,面神经感觉缺如,精神错乱,意识改变,CSF异常,其他部位:包括骨,肾,皮肤,胸膜,眼,脊椎,外耳,心内膜,心包,关节,肾上腺,腹膜,胃肠道,淋巴结和甲状腺。 (5)放射学阳性,肺:肺部浸润,非特异性或特异性表现(结节,空洞),鼻窦:黏膜增厚,造影术/窦区阴影,肝,脾,中枢神经系统(CNS):结节/脓肿(CT,超声和MRI),其他部位。 (6)合适部位的病理或培养曲霉阳性,肺:支气管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气管抽出物/支气管活检物/放射学探针抽吸物(FNA)/开放性肺活检,鼻窦:鼻痂/鼻窦抽吸物,活检,肝,脾:FNA/剖腹术/腹腔镜活检,CNS:FNA/立体定位活检,脑脊液,其他部位。 明确的诊断应同时满足上述六点,且从受累部位分离出曲霉,放射学和临床特征性表现加血培养阳性可替代真菌学检查证实。 鉴别诊断 应与细菌感染,其他真菌感染及肿瘤等疾病相鉴别,如果在肺内发现球形阴影时,需将曲霉球 与结核球,良性肿瘤,肺脓肿 等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