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 持续性疼痛 出冷汗 代谢性酸中毒 低血压 恶心 腹膜刺激征 腹膜炎 腹痛 腹胀
普外科 外科
无特定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尿淀粉酶 胃肠道CT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 红细胞比容 血常规 血红蛋白 血液电解质检查 腹部平片 胃肠道显像
重点检查项目1.血象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一般均升高,炎症范围越广泛,感染越严重者,白细胞计数升高越明显。 (2)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机体严重脱水,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轻度升高。 2.血清电解质(K ,Na ,Cl-) 可反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情况。 3.血气分析 pH下降,SB下降,BE负值,PCO2呈代偿下降,考虑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可能。 4.血清淀粉酶 超过500U提示急性胰腺炎,因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2~12h内升高,48~72h后恢复正常,此时可测定2h尿淀粉酶 总量,每小时尿淀粉酶超过300U时,诊断的正确率较高。 5.淀粉酶/肌酐廓清值 急性胰腺炎时肾廓清淀粉酶比肌酐多,故该值>5时高度提示急性胰腺炎,若为单纯的输入襻梗阻,血清淀粉酶可升高,但淀粉酶/肌酐廓清值不升高,对鉴别诊断具有意义。 辅助检查 1.X线腹部平片 左上腹有膨胀的肠襻,小网膜内有液平,残胃受压变形及出现其他机械性梗阻征象。 2.X线胃肠造影 经胃管注入碘剂,可显示输出襻梗阻,斜位片见输出袢位于输入襻的后面。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发生率较低,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对怀疑为术后早期并发内疝者,应详细了解下列情况:包括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当BiumthⅡ式胃大部切除,手术后病人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本病。 1.病史 有胃大部切除病史者应注意:手术方式,胃组织切除范围,输入襻空肠长短,胃空肠吻合的方法(结肠前或结肠后,近端空肠对小弯或对大弯),横结肠系膜开口的位置以及固定于残胃上位置等。 2.临床表现 对有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BillrothⅡ手术)病史者,有下列表现高度怀疑本病。 (1)突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绞窄性肠梗阻,弥漫性腹膜炎和中毒性休克。 (2)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有背区酸痛或向左肩放射,恶心 ,呕吐较频繁(可含有胆汁),吐后腹痛 仍不缓解,如呕吐量少,呕吐物不含胆汁可考虑为输入襻内疝可能;呕吐量多,呕吐频繁,呕吐物含有胆汁则考虑为输出襻内疝可能。 (3)体征:腹部有手术瘢痕,输入襻疝病人腹胀不明显,左上腹压痛,肌紧张 ,并常可触及包块,肠鸣音多不亢进,少有气过水声;输出襻疝腹胀明显,全腹广泛压痛,肠鸣音早期亢进,严重者有脉快,出冷汗 ,面色苍白 ,低血压 等绞窄性肠梗阻表现。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吻合口梗阻或破裂,其他原因引起的输入襻梗阻和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相鉴别,大量临床资料证实,胃手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肠梗阻 ,内疝等并发症均可引起血清淀粉酶 升高,容易误诊为术后急性胰腺炎 ,有关资料中屡见不鲜,因此,当发现血清淀粉酶升高时,应慎重考虑相关疾病的可能,以免延误手术时机。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