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 瘙痒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感染中心 传染病科
无特发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真菌组织病理学
重点检查项目临床皮肤检查:皮疹为直径1~3mm大小、圆顶形丘疹,颜色鲜红或暗红,表面具有蜡样光泽,质坚硬,排列成串,中央皮损最大,渐向两端变小,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前额、耳下、颈部、肘前、腋下、腰背、小腿及手足背等处多见。 组织病理:早期真皮浅层及小血管有中等度渗出性反应,以后血管壁可有纤维样变性,真皮水肿,胶原变性,部分呈渐进性坏死。
诊断鉴别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本病应和过敏性皮炎相鉴别,后者通常有明确的过敏物接触史,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最常见者。根据病理学检查以及临床特点即可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