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脑真菌性肉芽肿

脑真菌性肉芽肿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脑真菌性肉芽肿的治疗内容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内容:

(一)治疗    真菌感染一旦形成肉芽肿,药物治疗则难以消除,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但手术前后都需要抗真菌药物治疗,并对原发感染灶进行系统治疗。    1.开颅病灶切除术 手术方法同脑结核球、脑结核性肉芽肿。术前、术后皆需继续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真菌的药物有两性霉素B、氟康唑、氟胞嘧啶等。对不同的真菌需用不同的药物,可以合并用药,如隐球菌致病可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合用,则疗效更佳。    (1)两性霉素B:目前仍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首次剂量1mg/d,静脉滴入,注意本药禁忌溶于生理盐水中。以后根据病人的耐受性每天增加2~5mg,直至1mg/(kg·d),但浓度不能超过0.1mg/ml,每次静脉滴入的时间至少6h,并避光。如用药期间副作用明显,则不宜继续加量,严重者须停药数天,一次用药可维持24~48h,故可每天或隔天1次。治疗期间可每周做腰椎穿刺,送脑脊液培养,培养阴性后再持续治疗4周。   如疗效不佳或肾功能不良需减量时,可采用鞘内或脑室内注射,0.1mg加1~2ml注射用水,再用脑脊液5ml稀释,缓慢注入并反复用脑脊液稀释,可逐渐加量直至达0.5mg,每周可重复2~3次,但总量不能超过1.5mg。   毒性反应包括发热、寒战、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酸痛和静脉炎等,个别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和血钾降低等,如用药前加用地塞米松和异丙嗪(非那根)等,可减轻副作用,但须治疗量已加足时再用激素,以免真菌扩散。    新型隐球菌合成荚膜时需要硫胺,故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过程中避免使用硫胺,并注意低硫胺饮食3个月以上。    (2)氟胞嘧啶:口服有效,且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剂量为50~150mg/kg,分次每6小时服用1次。本药最好以每天150mg/kg与两性霉素B 0.3mg/(kg·d)的剂量合用,既可以减少两性霉素B的毒性,还可以减少真菌耐药性的出现,全疗程共6周。最严重的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此时可以单独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    (3)咪康唑:是广谱抗真菌药,毒性低,较安全,开始用200mg溶于50~100ml静脉注射用溶液中,15~30min内滴完。常用剂量1200~2400mg/d,分3次每8小时注入1次,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溶液250~500ml中,30min以上滴完,3~12周为一个疗程。对病人最好做心电图监测,以保证不发生不良的心脏反应,严重病例可同时鞘内注射,每次20mg,3~7天1次。    (二)预后 如能采取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同时手术切除肉芽肿,预后良好。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脑真菌性肉芽肿治疗文章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