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钝痛 恶心 腹痛 腹泻 腹胀 上腹部疼痛
血管外科 外科
无特定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血管造影 磁共振平扫
重点检查项目红细胞比积降低,低蛋白血症,低胆固醇血症和免疫力低下等,部分病例行空肠或结肠穿刺活检,可发现慢性缺血表现,包括肠黏膜绒毛萎缩,上皮细胞扁平和慢性肿胀等。 1.选择性内脏动脉造影 (1)腹腔动脉造影正位片:导管通过股动脉穿刺插至腹腔动脉起源处的上方,在给予小的试验剂量证实导管位置适当后,注入50%泛影葡酸钠30~40ml,然后连续快速多次摄片,可以显示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中的1支或2支有无狭窄或闭塞。 (2)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下位片:腹腔动脉造影后,将导管插至肠系膜上动脉起点的上方再作造影摄片,如显示明显扩张和伸长的肠系膜下动脉并通过侧支循环充盈肠系膜上动脉,表明有肠系膜上动脉性闭塞。 (3)动脉造影摄片侧位:对于内侧弓形韧带综合征,侧位动脉造影摄片可显示腹腔动脉的上缘受压和该动脉向尾侧移位,而肠系膜上,下动脉通常显示正常。 2.多普勒超声检查 阻塞部位的近端,可表现为高速喷射血流或血流紊乱频谱,若有肝动脉血液倒流,则提示腹腔动脉阻塞或重度狭窄,此外还可以测定肠系膜血管流量,典型的肠道大血管流量为500~1200ml/min,为心输出量的10%~20%。 3.磁共振 正常人群与患者餐后30min内,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有显著差异,同时测定肠系膜上动脉和上静脉血流量显示,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程度越重,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之间血流比值餐后增加越不明显。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1.病史 病人可有全身粥样硬化 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 性动脉周围炎或腹腔肿瘤。 2.临床表现 慢性肠系膜动脉闭塞有典型的“三联症”,即长期餐后激发的上腹部疼痛 ,体重减轻和血管杂音 ,但并非每个病例均有3大症状,也非具有全部3大症状才能诊断为本病,有些患者并无体重减轻和血管杂音。 3.辅助检查 各种结果提示有肠系膜慢性缺血,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狭窄或闭塞。 鉴别诊断 1.需要与消化性溃疡 ,胆囊炎,胰腺炎和腹部肿块 相鉴别。 2.需与肠系膜动脉栓塞及血栓形成 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