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囊性肾病

囊性肾病 (囊性肾脏病)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囊性肾病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白细胞尿 抽搐 蛋白尿 低钠血症 钝痛 多尿 多饮 皮质激素升高

  • 建议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外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尿比重 腹部平片 造影检查 尿液分析 肾脏超声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

1.多囊肾:尿液检查常有脓尿(94%),血尿(43%),蛋白尿(93%),管型尿(11%),尿比重 在1.010以下者占40%,有脓尿者尿培养可发现大肠埃希杆菌等,晚期常有肾功能不全。 2.单囊肾:尿液检查合并感染者可有脓尿,血尿,但一般无肾功能不全。 3.肾髓质囊性病:尿液检查常有尿比重下降,在1.010以下,并发感染时可见脓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晚期常有肾功能不全,血尿素 氮,肌酐升高。 4.多囊肾 (1)多囊肾的病理生理改变:本病一般为双肾受累,罕见单侧受累,正常成人单个肾脏的重量约为150g,在无症状的成年多囊肾患者,单个多囊肾的重量平均为256g;在有症状的成年多囊肾患者,单个多囊肾的重量平均为465g,在成年型多囊肾,肾脏常见弥漫性囊肿,不论肾皮质和髓质均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形似一串葡萄,囊壁上皮细胞有局限性增生,形成息肉样,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近端小管膨出形成的囊肿,囊液成分似血浆;远端小管形成的囊肿,囊液中钠,氯含量较低,而尿素和肌酐浓度较高,在有症状的多囊肾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囊肿数目增多,囊腔增大,直径达2~3cm,后期肾脏长径可达20~30cm,全肾几乎被囊肿所占据,常见直径>3cm的囊肿中多含有血性液体或血凝块。 多囊肾切面显示,囊肿一致性分布于皮质和髓质,肾盂肾盏常显著变形,严重病例,可几乎不见明显的残余肾组织,但在症状轻的患者,本病常与多发性单纯囊肿(如单纯性肾囊肿,孤立性多房囊肿)相混淆。 显微镜观察可见正常肾组织受到邻近囊肿的压迫,在血管硬化或肾盂肾炎的基础上继发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对囊肿的组织来源的鉴定较困难,除非囊肿保持了原组织的正常位置和上皮的形态学特点,来自肾小囊的囊肿有时含有变形的小襻状肾小球血管丛;源自深部集合系统的囊肿常为薄壁;发生于包膜下集合系统的囊肿壁较厚,常包绕有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可用特异植物凝集素结合试验帮助鉴定囊肿的组织来源是近端小管,集合管或其他。 (2)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腹部平片 检查,CT和MRI检查,造影检查 [静脉肾盂造影(IVP),输尿管肾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肾造影]等为常规检查方法,本病经作肾盂造影(若肾脏缺乏排泄功能时,则须作逆行造影)检查,可发现早期由于肾盏受囊肿压迫,所致的肾盏末端半月状畸形;晚期肾盂肾盏都伸延,肾盏增宽,边界明显,其他检查如腹部X线平片可见两侧肾脏体积大小改变明显,且有囊肿样或钙化阴影。 CT和MRI一般不作为初始检查方法,因接受放射量较大,价格又较贵,但其优点是能显示组织不同密度,详细提供解剖结构情况,CT能更好地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是一项有帮助的检查方法,它正在替代创伤性的逆行和前行肾盂造影,MRI亦如CT一样,且更能清晰显示各组织密度,明确梗阻病因和病变性质。 (3)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诊断肾盂肾盏扩大十分有效,它是诊断肾囊性变,肾盂积水优先检查方法,由于这是一项非创伤性检查,对诊断肾囊性变有高度敏感性,亦适用于多囊肾的检查,超声波检查可发现肾体积增大,囊肿,肾盂肾盏常显著变形,另有囊肿壁较厚或不同程度的钙化和梗阻,超声波还可用于本病的筛查。 5.单纯性肾囊肿 (1)病理检查:可见于单侧或双侧肾脏,囊肿可为单个或多个,但在每个患者一般不超过5个,囊肿可位于肾皮质或髓质,与肾盂不相通,囊壁薄,边界清,囊内为草黄色透明液体,无红细胞,白细胞,囊壁可出现钙化。 (2)B超检查:显示单纯性肾囊肿为液性暗区,囊肿可为单发或多发,可为单侧或双侧。 (3)CT,MRI检查和细针穿刺检查:肿瘤性肾囊肿的CT和MRI表现与单纯性肾囊肿不同,肿瘤性肾囊肿常有厚壁,囊壁不规则,囊内瘤区有回声,后壁无回声增强,囊肿与肾实质界面不光滑,边界不够清楚,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可出现增强影,肿瘤性肾囊肿的囊液为血性或黑色,可见肿瘤细胞,乳酸脱氢酶和胆固醇含量增高。 6.肾髓质囊性病 (1)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腹部平片检查,CT和MRI检查,造影检查(静脉肾盂造影,输尿管肾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肾造影)等为常规检查方法,本病经作肾盂造影(若肾脏缺乏排泄功能时,则须作逆行造影)检查,可发现早期由于肾盏受囊肿压迫,见肾盏末端半月状畸形;晚期肾盂肾盏都伸延,肾盏增宽,边界明显,其他检查如腹部X线平片可见两侧肾脏体积大小改变明显,且有囊肿样或钙化阴影。 CT和MRI一般不作为初始检查方法,其优点是能更好地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且更能清晰显示各组织密度,明确梗阻病因和病变性质,有利于排除泌尿肿瘤等病变。 (2)超声波检查:可发现肾体积改变,肾盂肾盏变形,另有囊肿壁较厚或不同程度的钙化和梗阻。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多囊肾的诊断 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如两侧肾脏明显增大,尿异常,高血压等应怀疑有本病的可能,如有家族史则更能提示本病,B型超声,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发现特征性双肾囊肿,诊断即可确立。 本病早期肾囊肿数目不多,可为单侧性,数年内复查如肾囊肿数量增多或出现肾外囊肿,ADPKD的诊断也可肯定,近年,应用3′HVR,PGP及24-1等DNA探针,用基因连锁分析法诊断囊肿基因极为可靠,可检出杂合子家属成员和无症状患者。 本病症状轻的患者,常误诊为单纯性肾囊肿,孤立性多房囊肿等多发性单纯囊肿,家族史和同时存在的肝囊肿可帮助鉴别诊断。 发生血尿者须与新生物,肾结石等引起血尿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注意多囊肾并发结石或囊肿癌变等情况,应行凝血筛查(PT,APTT和血小板),排除出血性疾病,对于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家族史的患者可行脑血管MRI检查。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CT扫描排除肾脏肿瘤,MRI检查可较好地帮助鉴别其他囊性病和有无先天性肾积水,另外,MRI检查可确定囊肿的部位,分布,数目,大小,是否与肾盂肾盏相通等。 2.单纯性肾囊肿 根据临床表现主要是高血压,肾盏梗阻引起的继发性尿路感染。 本病诊断主要依靠B型超声或CT检查,尤其是老年人出现单个囊肿,应与恶性肿瘤坏死液化形成的囊腔或囊肿基础上并发肿瘤相鉴别,因此,对诊断可疑者应细心观察B型超声或CT检查的成像,必要时作囊肿穿刺,囊液呈血色或棕色,乳酸脱氢酶增高,提示恶性肿瘤,如找到瘤细胞则诊断更可靠,抽出囊液后注入等量造影剂造影,鉴别良性或恶性囊肿也很有帮助,单纯性囊肿内衬面平滑,偶尔见到不完全的膈,恶性肿瘤壁厚,内衬粗糙不规则,凹凸不平。 而老年人一侧或两侧肾有数个囊肿并不少见,由于囊肿数目较多,故称多发性单纯性肾囊肿,不少临床医师误诊为多囊肾(ADPKD),Ziegler等早年就提出肾内容易数清囊肿个数的不会是多囊肾,以下几点有助于鉴别: (1)单纯性肾囊肿肾脏大小形态基本正常,除非有特大囊肿形成。 (2)单纯性肾囊肿多为单侧性,如为双侧性,囊肿数目不多,易数清个数。 (3)直系亲属中无ADPKD病人。 (4)不发生肾结石,极少有高血压。 (5)无肝,胰囊肿或颅内动脉瘤等并存。 (6)影像检查囊肿与囊肿之间有较多的正常肾组织,此外,ADPKD家属中的儿童,检查时肾内有1~2个囊肿,强烈提示ADPKD,因为单纯性肾囊肿极少见于儿童,2~3年后复查囊肿数量增多则ADPKD诊断可肯定。 3.肾髓质囊性病 诊断比较困难,下列几点可作为诊断线索和依据: (1)阳性家族史。 (2)小儿和少年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 (3)口渴,多饮,多尿及尿钠增多和肾结石及泌尿系感染 。 (4)肾脏体积较小,由于囊肿较少且很小,在影像检查上易被忽视,应引为警惕。 (5)色素性视网膜炎,白内障,黄斑变性,近视或眼球震颤等。 鉴别诊断 1.多囊肾 的鉴别诊断:本病须与单纯性肾囊肿 ,孤立性多房囊肿等多发性单纯囊肿,肾结核 ,肝或肾棘球蚴病 ,肾肿瘤,肾盂积水,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 以及腹腔内其他器官囊肿等鉴别,发生血尿 者须与新生物,肾结石 等引起血尿的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2.单纯性肾囊肿 的鉴别诊断:本病需与多囊肾,肿瘤性肾囊肿,囊性腺瘤或囊性肿瘤等相鉴别。 3.肾髓质囊性病 的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多囊肾,单纯性肾囊肿,孤立性多房囊肿等多发性单纯囊肿,肾结核,肝或肾棘球蚴病,肾肿瘤,肾盂积水,慢性肾炎,肾盂肾炎以及腹腔内其他器官囊肿等鉴别。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