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
本病为多病因所致,特发性膜性肾病 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 的50%左右,本节主要介绍特发性膜性肾炎,在诊断上需除外,伴发于其他各种原因的膜性肾病:
恶性实体肿瘤(20%):
在大于60岁的膜性肾病患者中,约22%的人存在恶性肿瘤,而癌性相关性肾炎中,最常见为膜性肾病占60%~70%,常见的肿瘤如:肺,乳腺,胃肠道,卵巢,肾细胞癌 ,淋巴瘤 ,白血病 及类肉瘤 等。
其他(10%):
伴随的可有:糖尿病 ,结节病 ,甲状腺炎,重症肌无力 ,镰状红细胞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多发性结节性多动脉炎 ,坏疽性脓皮病及大疱性天疱疮 等。
药物(20%):
青霉胺,金,巯甲丙脯酸等。
结缔组织病(10%):
如干燥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 狼疮。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等。
感染抗原及某些寄生虫:如疟疾 ,血吸虫等。
肝炎 病毒:乙肝 病毒所致乙肝相关性肾炎(HBV-ASGN),丙肝病毒性膜性肾病。
发病机理
本病为免疫复合物长期,缓慢沉积于上皮细胞下(又称慢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病),一般不引起炎症细胞反应,而通过补体的终末成分C3b~C9是补体的攻膜系统,导致基底膜损伤,免疫荧光显示有颗粒状IgG,C3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Dixon等在动物实验中,以每日2mg低剂量异性蛋白注入家兔产生慢性血清病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膜性肾病。
本病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主要原位形成,抗原可为事先“植入”,也可是脏层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与相应的抗体在上皮细胞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而脱落于基底膜上。
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亦是本病的免疫学特征之一,有资料提示:尤其在肾病综合征发作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如CD4,CD8细胞的百分数和绝对值异常,前者偏高,后者减少。
原发性膜性肾病与免疫遗传学标证明显相关;欧洲如英国,德国,西班牙及芬兰等国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人HLA-DR3检出率显著增高,美国原发性膜性肾病病人显示B细胞抗原MT2,日本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HLA-DR2检出率明显高,美国,英国本病患者有B18-BfF1-DR3单型阳性者往往较其它类型预后差。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