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慢淋,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出血倾向 蛋白尿 盗汗 低热 乏力 腹泻 腹胀 肝脾肿大 肝肿大 黄疸

  • 建议就诊科室:

    内科 血液科

  •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染色体 尿酸 骨髓象分析 血红蛋白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

重点检查项目

1.外周血 (1)红细胞:CLL病程晚期可出现贫血,最常见原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引起正常造血功能抑制,在欧美国家约20%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中国合并者罕见,其他原因为脾功能亢进,贫血大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淋巴细胞:CLL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5×109/L,典型患者多在(10~200)×109/L之间,最高可超过500×109/L,淋巴细胞外形与成熟小淋巴细胞相同,胞质少,胞核染色质呈凝块状,细胞在涂片 过程中易破碎,产生典型污状细胞。 (3)粒细胞:粒细胞比例下降,常低于40%,尤以晚期明显,但早期粒细胞绝对计数正常或增加。 (4)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可源于白血病细胞骨髓浸润,脾功能亢进,少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2.骨髓象 骨髓检查对于CLL诊断不是必需的,但对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益,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比例>40%的有核细胞数,淋巴细胞形态同血象,大多为成熟小淋巴细胞,也可有少量幼稚淋巴细胞,在病程晚期尤多见。 3.Coombs试验阳性。 4.骨髓活检 淋巴细胞呈不同形式的浸润,其浸润类型与CLL患者预后直接相关:分别有以下几种: ①骨髓间质浸润:淋巴细胞浸润呈带状,约1/3患者呈上述表现,常为早期,患者预后较好; ②结节状或结节状与间质混合浸润:10% CLL患者呈结节状,25%患者呈结节状与间质浸润混合型,这两种形式预后亦较好; ③弥漫浸润:25%患者淋巴细胞呈弥漫浸润,骨髓造血细胞明显减少,此型患者临床上呈进展型或侵袭性,预后较差。 5.淋巴结活检 显示淋巴结内呈与外周血相同的小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组织学上与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表现相同,因此,淋巴结活检对CLL患者无诊断作用,但当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时,尤其是怀疑CLL转为Richter综合征淋巴瘤时,应做淋巴结活检,此时浸润的淋巴细胞为大B淋巴细胞或免疫母细胞。 6.免疫表型 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可以测定CLL患者白血病细胞表面的B或T细胞分化抗原,表面免疫球蛋白,κ或λ轻链,不但可以鉴别CLL是T或B细胞型别,而且可以与其他易与CLL混淆的B细胞来源白血病相鉴别,CLL的B细胞免疫表型通常为CD19,CD20,CD21,CD23和CD24,大多数CLL其细胞表型为la ,Fc受体和小鼠RBC玫瑰花结试验阳性,但通常在正常B细胞具有的标志物转铁蛋白受体,CD22大多阴性,95%B细胞CLL呈CD5 ,是诊断CLL的重要指标,CD5- 型CLL可能其细胞来源与CD5 型不同,一般其细胞免疫表型CD22呈阳性,细胞表面IgM高水平表达,CD23弱阳性,并表达髓系标志物CD11b和CD13,骨髓呈弥漫型浸润,临床预后差,B-CLL与其他B细胞来源的白血病和淋巴瘤免疫表型特点。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可选择做CT,X线,B超等检查。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国内诊断标准:综合近15年国内报告并参考国外文献,CLL的诊断标准归纳修订如下。 (1)临床表现: ①可有疲乏,体力下降,消瘦 ,低热 ,贫血或出血表现。 ②可有淋巴结(包括头颈部,腋窝,腹股沟),肝,脾肿大。 (2)实验室检查: ①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淋巴细胞比例50%,绝对值>5×109/L,形态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幼稚淋巴细胞和不典型淋巴细胞,上述异常持续≥3个月。 ②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淋巴细胞≥40%,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 ③免疫分型:B-CLL:CD5,CD19,CD20阳性;小鼠玫瑰花结试验阳性;sIg弱阳性,呈κ或λ单克隆轻链型;CD10,CD22阴性,T-CLL:CD2,CD3,CD8和(或)CD4阳性;绵羊玫瑰花结试验阳性;CD5阴性。 (3)排除其他疾病: ①除外淋巴瘤合并白血病和幼淋细胞白血病; ②排除病毒感染,结核,伤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其他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疾患者。 根据外周血及骨髓中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及不典型淋巴细胞的不同比例可将B细胞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分为3种类型: ①典型CLL:90%以上为类似成熟的小淋巴细胞; ②CLL伴随幼淋巴细胞增多(CLL/PL):幼稚淋巴细胞>10%,但<50%; ③混合型:有不同比例的不典型淋巴细胞,细胞体积大,核/质比例减低,胞质呈不同程度嗜碱性染色,有或无嗜天青颗粒。 2.国际诊断标准 国际CLL工作会议(IWCLL)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CLL协作组标准。 (1)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5×109/L,经反复检查,至少持续4周以上(NCI),或10×109/L,持续存在(IWCLL)。 (2)以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为主,形态分型: ①典型CLL:不典型淋巴细胞≤10%, ②LL/PL:外周血幼淋巴细胞占11%~54%, ③不典型CLL:外周血中有不同比例不典型淋巴细胞,但幼淋巴细胞<10%。 (3)B-CLL免疫分型:SMIg+/-,呈κ或λ单克隆轻链;CD5 ,CD19 ,CD20 ,CD23 ,FCM7+/-,CD22+/-。 (4)至少进行一次骨髓穿刺和活检,涂片显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淋巴细胞>30%;活检呈弥漫或非弥漫浸润。 诊断评析: 患者年龄是诊断CLL的重要参数,因为95%的CLL发生在50岁以后,病史中颈部和(或)左上腹无痛性肿块有提示价值,据此应即查血常规,如显示白细胞总数增高,淋巴细胞绝对数≥5×109/L,并持续存在,应高度疑似CLL,在除外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其他原因后可做出基本诊断,进一步行血涂片显微镜下复核,如成熟的小淋巴细胞占60%以上则可确诊,骨髓涂片通常和血涂片的结果是一致的,具有辅助诊断作用,骨髓病理切片可了解病变的程度,在核实诊断的同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由于B-CLL的白血病细胞有较特异的免疫表型,对不典型病例有助于鉴别诊断,各种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了解疾病范围,不是诊断的依据。 从上述剖析中可看出,病史及体格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而血液学检测则具决定价值,免疫学检查有辅助作用。 成人良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见于以下几种原因: ①病毒感染:特别是肝炎 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临床上常表现为淋巴结,肝脾轻度肿大,通过相应的病毒学检查,可资鉴别; ②细菌感染:布氏杆菌病 ,伤寒 ,副伤寒 和其他慢性感染,均有其相应感染病原学诊断和相应临床表现,可鉴别;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和其他过敏反应; ④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⑤脾切除术后。 2.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表现脾脏明显肿大,幼淋巴细胞其细胞体较CLL细胞大,胞质呈淡蓝色,有一明显核仁,电镜下细胞表面绒毛较CLL细胞表面多,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高。 3.多毛细胞白血病 大多为B细胞来源,T细胞来源者极罕见,与CLL为两种不同疾病,临床上以脾中高度肿大伴血中出现典型的毛细胞,其含有酸性磷酸酶 同工酶5,呈现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 阳性特点。 4.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与CLL在临床和生物学表现最接近,其预后及治疗亦相似,因而最新如Real和WHO临床分型标准均把二者划为一类,从淋巴结病理检查无法区分二者,但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开始不一定浸润骨髓,骨髓淋巴细胞比例<40%,即使有骨髓浸润也以结节状浸润为主,而CLL多为弥漫型。 5.非霍奇金淋巴瘤 白血病期 非霍奇金淋巴瘤 转为淋巴瘤白血病时,其细胞胞体均大,核有折叠,细胞表面有高表达免疫球蛋白,CD5为阴性,以上这些特点均易与CLL相区分。 6.皮肤T细胞淋巴瘤 常伴有广泛皮肤浸润,其细胞核为脑回状,为来源于辅助T细胞(CD4)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7.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LGL) 通常淋巴细胞较CLL细胞大,有丰富的边界清楚的半透明胞质,内有大小不等的嗜天青颗粒,卵圆形或不规则胞核,其组织来源于NK/T细胞,来源于T抑制细胞(CD8 )者免疫表型为CD3 ,CD4-,CD8 ,CDl6 ,CD56-,CD57 /-,有TCR基因重排;来源于NK细胞者,CD3-,CD4-,CD8-,CD16 ,CD56-,CD57 /-,无克隆性基因异常,T细胞LGL临床病情呈惰性,慢性病程,常伴全血细胞减少和脾大 ,NK细胞LGL部分患者可呈急性爆发性起病,部分则呈慢性病程。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