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
临床上遇有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遗尿,多尿,夜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双肾大小不等或明显缩小等病例时,应怀疑反流性肾脏病(RN)的可能性,可先作99mTc-DMSA筛选试验及反流试验,及(或)大剂量IVP加X线断层照片,必要时作CT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1.反流的诊断方法 到目前为止,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MCU)仍为VUR检测及分级的金标准,即通过导尿管注入76%泛影葡胺100ml加生理盐水500ml,在X线透视监测下,令病人排尿,观察膀胱尿液有否向上反流,反流分为5级,1级:尿液反流只达到输尿管下1/3段;2级:尿液反流达到输尿管,肾盂及肾盏,但无扩张,肾盂穹窿正常;3级:输尿管轻度扩张或中度扩张和(或)扭曲,肾盂轻度或中度扩张,但无(或)轻度穹窿变钝;4级:输尿管中度扩张和(或)扭曲,肾盂中度扩张,穹窿锐角完全消失,但大部分肾盏保持乳头压痕;5级:输尿管严重扩张和扭曲,肾盂肾盏严重扩张,大部分肾盏不能看见乳头压痕。
(1)核素:99锝-二乙三胺五醋酸(99m锝-DTPA)是一种简单,方便,无创伤 性的检查方法,我们常用间接法:从静脉中注入小剂量99锝(99mTc),嘱病人多饮 水,约2h后摄片,间接法的优点是符合生理状态及正常排尿机制;不需插导尿管;同时可获得肾解剖形态和功能情况;对仅存在于尿路感染急性期的VUR有重要诊断意义,缺点是有局限性;小孩或不合作者有困难;高压反流方能检出率高;检查需时长;肾功能不好时检查受干扰。
(2)超声波:B超检测VUR是一种与MCU之间有良好相关性较新的方法,晚近亦有报道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输尿管开口位置作为尿感儿童合并VUR的筛选试验。
(3)膀胱镜:对VUR已消失,而静脉肾盂造影发现肾瘢痕者,如膀胱镜检查时观察到输尿管口的形态及位置改变,则对RN的诊断有帮助。
2.反流肾诊断方法
(1)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IVP)并X线断层照片:为传统的RN诊断方法,可显示肾轮廓,长度,皮质厚度,乳头形态,与杵状肾盏对应的肾表面不规则瘢痕,后者为RN的标志。
(2)核素肾扫描:99锝-二巯基丁二酸(99mTc-DMSA)肾扫描技术检测RN,对肾瘢痕诊断亦有帮助。
(3)超声波:可发现肾皮质瘢痕形成,皮质变薄,肾盂变形。但因有第12肋骨的干扰,显示肾上极瘢痕有困难。
(4)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能较准确的检测肾皮质瘢痕。
3.RN的诊断标准为
(1)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加X线断层照片的改变:
①肾盏杵状变形及邻近皮质瘢痕形成。
②肾皮质变薄常发生于肾两极,单侧或双侧肾体积缩小或形态学上不相称(两肾长度相差1.5cm)。
③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而无器质性梗阻。
(2)可发现不同程度的VUR,但有约半数成人病例可无VUR。
(3)排除继发性VUR,此时VUR常是双侧性的。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多年来被认为是“慢性非梗阻性萎缩性肾盂肾炎”的一侧或双侧有瘢痕的固缩肾,其实是反流性肾脏病。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