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下腰痛 低位腰痛 下腹部包块 腹泻 便秘 尿频 血尿 脓尿
泌尿外科 外科
多发生在新生儿或婴儿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肾功能检查 尿常规 肾脏超声检查 肾脏CT检查 肾脏MRI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见两侧肾盂肾盏位置低,而且两肾下极靠近脊柱,故肾下极的延长线与正常肾盂相反,在尾侧方向交叉。由于旋转不良肾盂肾盏多重叠,甚至肾盏指向内侧,肾盂转到外侧,上段输尿管向外弯曲。 有时输尿管受血管、纤维带或峡部压迫可引起肾积水。仔细观察,在KUB平片上有时可见轴线不正常的肾及峡部的阴影。 B超检查:B超检查可发现畸形的马蹄形肾脏。 肾核素扫描:肾核素扫描可了解峡部有无肾实质组织。 腹主动脉造影:腹主动脉造影对决定手术方式有很大帮助。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1.块状肾:相对少见,可有腰痛和消化道症状。两肾广泛融合成一个不规则的分叶状块,通常上升仅达骶岬水平,许多仍停留在盆腔内。因此,在下腹部或盆腔内可扪及实质性肿块,表面结节状。尿路造影示两肾融合成圆形块影,位置较低,肾盂肾盏形态不规则,输尿管变短。B超示两肾呈块状融合。 2.盘状肾:为两肾的上下极或内侧融合,形成一个边缘厚、中间薄的盘形肿块,临床表现与马蹄形肾相似。但多位于骶岬前或骨盆内。尿路造影示肾影呈盘形,肾盂肾盏旋转不良,输尿管行径反常。B超及CT检查显示两肾呈盘形融合的畸形影像。 3.乙状肾:为一侧肾上极与对侧肾下极相融合,可在腹部触及肿块。尿路造影示肾影呈“乙”字形,两肾长轴平行,肾盂肾盏旋转反常,肾盂饱满。B超和CT检查显示两肾呈“乙”字形融合的畸形影像。 4.腹腔肿瘤:可表现为腹部肿块。但往往有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消化道钡剂造影可见肠道受压变形或充盈缺损;腹部CT检查可发现腹腔肿块;而尿路造影显示泌尿系统正常。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