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紫绀 瘀斑 意识障碍 血压下降 血管内凝血 休克 无尿 胃肠道出血 嗜睡 少尿

  • 建议就诊科室:

    血液科 内科

  •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二聚体

重点检查项目

DIC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因其严重程度变化而异,亚急性DIC检查结果为血小板减少,PT正常或轻度延长,PTT缩短,纤维蛋白原水平正常或中度降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增高(由于病变的刺激增强纤维蛋白原合成,属正常范围低水平的纤维蛋白原,例如175ml/dl)对于病人来说并非正常,因而提出了由于肝脏疾病减少纤维蛋白原的生成或由于DIC而增加纤维蛋白原消耗的可能性。 急性重型DIC造成化验结果明显异常,包括血小板减少;在试管内血液凝血块极小(有时甚至无可见的血块);PT及PTT显著延长,血浆所含纤维蛋白原不足,在凝血仪上记录不到终点,试验结果常以大于某数值,仪器自动转换到下一个标本前的间期(例如>200秒)报告;血浆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检查纤维蛋白单体)结果为阳性;血浆D-二聚体 和血清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很高,特殊凝血因子检查可见多种凝血因子的水平低下,因子Ⅴ和Ⅷ尤甚(由于在DIC期间被激活的蛋白质C使该两因子丧失了活性)。 大面积肝坏死,在实验室检查时可出现酷似急性DIC的异常结果,在DIC时因子Ⅷ的水平降低,然而在肝坏死时因子Ⅷ水平则会升高,因为因子Ⅷ是急性期的蛋白,而且不仅由肝细胞生成,亦可由脾与肾脏细胞产生。

诊断鉴别

诊断 DIC的诊断基本上根据DIC的病因学,发病学和临床表现特点,通过确定引起DIC的原发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作综合分析,进行判断,总的来说, DIC的诊断有三原则: (1)应有引起DIC的原发病。 (2)存在DIC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出血,循环功能障碍,某个或某些器官功能不全的症状或检查阳性结果。 (3)实验室检查出,凝血指标的阳性结果,最基本的是血小板明显减少,Fbg明显减少(过度代偿型除外),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time,PT)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延长,3P试验阳性和血凝块溶解时间缩短等,如检查结果出现矛盾,需要增加更具特异性的指 标,例如,可定量测定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4,PF4)的浓度以了解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测定血浆凝血酶-ATⅢ复合物(thrombin-anfithmmbin Ⅲ complex,TAT):以于解血液中凝血酶生成的动态变化;测定血浆血浆D-聚体或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lasmin-α2- antiplasmin complex,PAP)含量以了解是否存在继发性纤溶及估计继发性纤溶的程度等, 在诊断DIC时,实验室诊断十分重要,由于DIC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发病不同阶段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各种指标的变化多样化,故对DIC的实验室诊 断标准,各国,各地区有一定差别,但大多是以Colman早期所订标准为基础的,Colman的诊断标准是: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PT延长,Fbg低于 2g/L,如果这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必须补做一项纤溶指标,例如3P试验是否阳性,凝血酶时间(TT)是否延长达3sec以上,或血浆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ELT)是否缩短(<70rain)。 鉴别诊断 1、重症肝病:因有多发性出血,黄疸 ,意识障碍 ,肾功能衰竭,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易与DIC混淆,但肝病无血栓表现,3P试验阴性,FDP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正常。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病是在毛细血管广泛形成微血栓:具有微血管病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脏及神经系统损害,极似DIC,但本病具有特征性透明血栓,血栓中无红,白细胞,不涉及消耗性凝血,故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一般正常,有时亦可异常,病理活检可以确诊。 3、原发性纤溶亢进:本病极罕见,链激酶和尿激酶治疗是典型实例,本病和DIC极难鉴别,因为 ① 两者可由同一病因同时诱发;② 两者均有纤溶特点:出血,FDP升高,两者区别主要是纤溶部位,DIC继发纤溶是对血栓形成 生理性反应,典型部位局限于微循环;原发纤溶是在大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活因子。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