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 皮肤粘连 营养不良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中医学 中医皮肤科
无特殊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皮损
重点检查项目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边界清,周围往往有结缔组织包膜,常位于真皮下部并扩展至皮下组织,为不规则形上皮细胞岛,嵌于细胞较多的间质中,真皮内有不规则的上皮细胞岛,由嗜碱性细胞或无核的嗜酸性细胞组成,常伴有钙质沉着,通常瘤岛由两型细胞即嗜碱性粒细胞和影细胞构成,嗜碱性粒细胞有圆或长形,深嗜碱性胞核,胞质不多,致胞核彼此密集,其边界常不清楚,因而胞核似嵌于合浆团块内一样,嗜碱性粒细胞排列在瘤岛的一侧或周边,这些细胞在某些区域可骤变为影子细胞,后者细胞边界清楚,中央为不着色区,恰如胞核消失的影子,新发生的肿瘤内有很多嗜碱性粒细胞区,当损害增长时,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在长期存在的肿瘤中残留少数或无嗜碱性粒细胞,大多数病例发生钙化,在影细胞内呈粉尘状嗜碱性物质,或呈紫红色无定形团块,后者亦可见于间质中,也可出现骨化,黑色素沉积和伴发巨细胞的异物反应。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即可诊断。 1.临床特征 深部坚实结节,质硬,与皮肤粘连 ,可推动。 2.组织病理 表现为嗜碱性细胞与影细胞构成的细胞团块,影细胞内或间质内有钙盐沉着。 鉴别诊断 1.鳞状细胞癌 好发于老年人,头,面,下唇黏膜,颈部及手背部多见,皮损 为红色硬结,逐渐发展成斑块,疣 状增生,有浸润感,表面破溃,渗液,结痂,组织病理检查为真皮内可见浸润性生长的鳞状细胞团块。 2.外毛根鞘囊肿 含有嗜碱性细胞,其角化时胞核消失,并常有钙化,但囊肿周围层嗜碱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3.毛囊瘤 瘤细胞中常见囊肿结构,主要由毛囊基或峡部生发细胞组成,囊内可见不同类型角质细胞。 4.实体型基底细胞上皮瘤 肿瘤细胞团块与间质之间有裂隙,肿瘤细胞团大片坏死,间质水肿 ,淋巴细胞浸润。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