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本病的多发型在临床上有一定特点,为多发,对称,正常皮色的小结节或丘疹,好发于面部,开始见于儿童或青年,有家族发病倾向,皮疹持续存在无变化,但可慢慢发生新疹,单发型者临床无特征,需要作病理检查才能确定。
鉴别诊断
本病临床上应与Pringle病(即结节性硬化 病),汗管瘤,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等鉴别,临床上鉴别有时困难,但结节性硬化症常有其它合并症,对鉴别诊断有帮助,汗管瘤主要发生于眼周围,并可发生于颈部,前胸,后背,通常损害较小,大小比较一致,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也有发生于面部者,但该病无好发部位,并能早期破溃,且常可伴发骨骼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作病理检查,则鉴别更为可靠,病理上应与角化性基底细胞癌,结节性基底细胞癌,毛发腺瘤及毛囊瘤等鉴别。
多发型在幼年时发病,皮疹 沿鼻唇沟两侧分布,为半球形透明小结节,临床有一定特征性,本病临床应与扁平疣 ,皮脂腺瘤,汗管瘤 ,神经纤维瘤 鉴别,毛发上皮瘤病理组织学与基底细胞癌 相似,几乎不能区别,须密切结合临床方可确诊。
单发型毛发上皮瘤常误为无色素的皮内痣,因其临床上无特殊表现,因此应作病理检查,但在病理检查时,鉴别诊断也会遇到困难,特别是角化性的基底细胞瘤,个别视野几乎无法区别,需要全面观察,才能诊断,在Gray等的病例中约有30%以上的标本,开始时误诊为基底细胞瘤。
单发型毛发上皮瘤临床上需与色素痣 ,表皮囊肿 ,纤维瘤以及其他附件肿瘤区别。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