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肉芽肿1945年由Nigley首先报告,亦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面部肉芽肿。皮损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见血管内或血管周围主要为IgG沉积,提示本病可能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慢性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本病应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鉴别,本病有表皮下无浸润带,浸润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而持久性隆起... [详细]
别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面部肉芽肿 皮肤嗜酸细胞
是否属于医保: 暂无
发病部位: 血液血管
挂号科室: 内科
传染方式:无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临床检查:[详细]
解释:网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因而对血液病的诊断和... [详情]
解释: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及其演化的细胞,呈限局性浸润和增生所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分为感染性肉芽肿和... [详情]
解释:慢性溃疡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例如遗传的因素、感染、细菌感染、心理因素和饮食不当等所造成的胃、十二指肠... [详情]
解释: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全身泛发的红色斑块。可见于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部位,如头、面、耳后、腋... [详情]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5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等级不详/综合医院
石家庄跃进路179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