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 恶心 感觉过敏 颌下腺肿大 肌肉酸痛 紧张 口干 磨牙 腮腺肿大 腮腺肿胀
传染病科 感染中心
儿童
飞沫传播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补体结合试验 中和试验 尿淀粉酶 心电图 溶血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血常规
重点检查项目1、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但其增高也可能与胰腺和小肠浆液造酶腺病变有关。 3、血清学检查 (1)中和抗体试验:低滴度如1∶2即提示现症感染。近年来应用凝胶溶血试验(gel hemolysis test),与中和试验基本一致,而比中和抗体的检测简便迅速,但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改进。 (2)补体结合试验:对可疑病例有辅助诊断价值,双份血清(病程早期及第2~3周)效价有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64者有诊断意义。如条件许可,宜同时测定S抗体和V抗体。S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体增高而S抗体不增高时仅表示以往曾受过感染。 (3)血凝抑制试验:受病毒感染的鸡胚,其羊水及尿囊液可使鸡的红细胞凝集,腮腺炎患者的恢复期血清有强大抑制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则较弱,如两次测定效价相差4倍以上,即属阳性。 4、病毒分离 早期病例,唾液、尿、血、脑脊液以及脑、甲状腺等其他组织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手续较繁,目前无条件普遍开展。 5、尿常规检查 尿 肾脏受累时尿中可出现蛋白尿,红白细胞等,甚至类似肾炎的尿的改变。 6、心电图检查 合并心肌炎时心电图示:心律不齐、T波低平、 ST段压低。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 发热,畏寒,疲倦,食欲不振,1~2 日后单侧或双侧非化脓性腮腺肿痛或其他唾液腺肿痛。 2、确诊病例 ① 腮腺肿痛或其他唾液腺肿痛与压痛,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腮腺管口可见红肿。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增加。 ② 发病前1~4 周与腮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及接触史,以及腮腺肿大 的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如遇不典型的可疑病例,可按上述实验室检查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化脓性腮腺炎 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晚期有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管流出,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 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坚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活动,可发现与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的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 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症状性腮腺肿大 在糖尿病 ,营养不良 ,慢性肝病中,或应用某些药物如碘化物,保泰松,异丙肾上腺素等可引致腮腺肿大,为对称性,无肿痛感,触之较软,组织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 4.其他病毒所引起的腮腺炎 已知1.3型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A型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 病毒,淋巴脉络膜丛脑膜炎 病毒,巨细胞病毒均可引起腮腺肿大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需作病原学诊断。 5.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 过敏性腮腺炎,腮腺导管阻塞,均有反复发作史,且肿大突然,消肿迅速,单纯性腮腺肿大多见于青春期男性,系因功能性分泌增多,代偿性腮腺肿大,无其他症状。 6.其他病毒所致的脑膜脑炎 腮腺炎脑膜脑炎可发生在腮腺肿大之前(有的始终无腮腺肿大),难与其他病毒所致者相鉴别,可借助于上述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来确诊。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