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败血症 抽搐 低热 发绀 腹泻 感觉过敏 高热 光反射消失 寒战 呼吸急促

  • 建议就诊科室:

    传染病科 感染中心

  • 易感人群:

    无特发人群

  • 传染方式: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白细胞数 免疫电泳 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管造影 涂片

重点检查项目

(一)血象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2万/mm3左右,高者达4万/mm3或以上,中性粒细胞占80%~90%。 (二)脑脊液检查 病程初期仅有压力增高,外观正常,典型脑膜炎期,压力高达1.96kPa以上,外观呈混浊或脓样,白细胞数达每立方毫米数千至数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而糖含量明显减少,有时可 完全测不出,氯化物降低,若临床有脑膜炎症状及体征而早期脑脊液检查正常,应于12~24小时后复验,流脑经抗菌药物治疗后,脑脊液改变可不典型。 (三)细菌学检查 1.涂片检查用针尖刺破皮肤瘀点,挤出少许血液及组织液,涂片染色后镜检,阳性率高达80%以上,脑脊液沉淀涂片的阳性率为60%~70%,脑脊液不宜搁置太久,否则病原菌易自溶而影响检出。 2.细菌培养血培养在流脑时阳性率较低,但血培养对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暴发型败血症及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诊断甚为重要,故必须注意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采血作细菌培养,并宜多次采血送验,脑脊液应于无菌试管内离心,取沉渣直接接种于巧克力琼脂上,同时注入葡萄糖肉汤中,在5%~10%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 (四)免疫学试验 是近年来开展的流脑快速诊断方法,脑脊液中抗原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原检测方法有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菌体协同凝集试验,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对流免疫电泳的阳性率在80%以上,乳胶凝集试验阳性率为85%~93%,协同凝集试验检测A群及C群的阳性率亦较高,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的阳性率为94.2%(脑脊液)及78.8%(血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群抗原的灵敏度较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为高,抗体检测不能作为早期诊断方法,且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差,故临床应用日渐减少,对流免疫电泳法,放射免疫测定法,间接血凝试验,如恢复期血清效价大于急性期4倍以上,则有诊断价值。

诊断鉴别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主要见于儿童,多发生于冬春季,当地有流脑发生或流行。 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阳性等。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一般在(15~40)×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但在病程早期,脑脊液仅有压力增高,外观正常,后期呈浑浊,细胞数增高>1000×106/L,分类以多核细胞为主,蛋白明显增高,糖和氯化物减低。皮肤瘀点或脑脊液涂片发现革兰阴性球菌,脑脊液或血培养阳性可确诊。 鉴别诊断 1.其他化脓性脑膜炎 依侵入途径可初步区别,肺炎球菌脑膜炎 大多继发于肺炎,中耳 炎的基础上,葡萄球菌性脑膜炎大多发生在葡萄球菌败血症 病程中,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易发生于颅脑手术后,流感杆菌脑膜炎多发生于婴幼儿,绿脓杆菌脑膜炎常继发于腰穿,麻醉,造影或手术后。 2.流行性乙型脑炎 发病季节多在7~9月,脑实质损害严重,昏迷 ,惊厥多见,皮肤一般无瘀点,脑脊液较澄清,细胞数大多在500/mm3以下,糖及蛋白量正常或稍增高,氯化物正常,免疫学检查如特异性IgM,补结试验等有助于鉴别。 3.虚性脑膜炎败血症,伤寒 ,大叶性肺炎 等急性感染病人有严重毒血症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但脑脊液除压力稍增高外,余均正常。 4.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主要见于儿童,发病季节在夏秋季,短期内有高热,惊厥,昏迷,休克 ,呼吸衰竭 等症状,但无瘀点,脑脊液检查正常,确诊依靠粪便细菌培养。 5.蛛网膜下腔出血 成人多见,起病突然,以剧烈头痛 为主,重者继以昏迷,体温常不升高,脑膜刺激征明显,但无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无明显中毒症状,脑脊液为血性,脑血管造影 可发现动脉瘤 ,血管畸形等改变。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