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 便血 弛张热 抽搐 低热 低血压 多尿 呃逆 恶心 发绀
传染病科 感染中心
无特定人群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尿常规 尿沉渣 尿素 尿素氮 丙氨酸 心电图 眼压 凝血酶时间 凝血时间 纤维蛋白原 血常规 血红蛋白 异型淋巴细胞 血压 肾功能检查 病毒感染免疫检测
重点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1)白细胞计数:第1~2病日多属正常,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少数重症患者可达(50~100)×109/L。 (2)白细胞分类:发病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有中毒颗粒,重症患者可见幼稚细胞呈类白血病反应,第4~5病日后,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由于异型淋巴细胞在其他病毒性疾病时亦可出现,因此不能作为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3)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由于血浆外渗,导致血液浓缩,所以从发热后期开始至低血压 休克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升高,可达150g/L和5.0×1012/L以上。 (4)血小板从第2病日起开始减少,一般在(50~80)×109/L左右,并可见异型血小板。 2.尿常规 (1)尿蛋白:第2病日即可出现,第4~6病日尿蛋白常达 或 ,突然出现大量尿蛋白,对诊断很有帮助,部分病例尿中出现膜状物,这是大量尿蛋白与红细胞和脱落上皮细胞相混合的凝聚物。 (2)显微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此外尿沉渣 中可发现巨大的融合细胞,这是EHF病毒的包膜糖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引起泌尿系脱落细胞的融合,这些融合细胞中能检出EHF病毒抗原。 3.血液生化检查 (1)血尿素 氮及肌酸酐:多数患者在低血压休克期,少数患者在发热后期,尿素氮 和肌酸酐开始升高,移行期末达高峰,多尿后期开始下降。 (2)血酸碱度:发热期血气分析以呼吸性碱中毒多见,这与发热及换气过度有关,休克期和少尿期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 (3)电解质:血钠,氯,钙在本病各期中多数降低,而磷,镁等则增高,血钾在发热期,休克期处于低水平,少尿期升高,多尿期又降低,但亦有少数患者少尿期仍出现低血钾。 (4)凝血功能:发热期开始血小板减少,其黏附,凝聚和释放功能降低,若出现DIC血小板常减少至50×109/L以下,DIC的高凝期出现凝血时间缩短,消耗性低凝血期则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延长和凝血酶时间延长,进入纤溶亢进期则出现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升高。 4.特殊检查 (1)病毒分离:发热期患者的血清,血细胞和尿液等标本接种Vero-E6细胞或A549细胞中,可分离出汉坦病毒。 (2)抗原检查:早期患者的血清,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以及尿和尿沉渣细胞,应用汉坦病毒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可检出汉坦病毒抗原,常用免疫荧光或ELISA法,胶体金法则更为敏感。 (3)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血清中检测特异性IgM或IgG抗体,IgM抗体1∶20为阳性,发病第2天即能检出,IgG 1∶40为阳性,1周后滴度上升4倍有诊断价值,目前认为核蛋白抗体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而G2抗体的检测,则有利于预后判断,新近国外研究免疫色谱快速试验以重组核蛋白(NP)为抗原来检测患者的IgM抗体5min能出结果,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 (4)PCR技术:应用RT-PCR方法检测汉坦病毒RNA,敏感性高,可作早期诊断。 【影像学检查】 1.肝功能:血清丙氨酸 转氨酶(ALT)约50%左右患者升高,少数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 2.心电图: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和心肌受损表现,此外高血钾时出现T波高尖,低血钾时出现U波等。 3.眼压和眼底:部分患者眼压增高,眼压明显增高者常预示为重症,脑水肿患者可见视盘水肿和静脉充血,扩张。 4.胸部X线:约30%患者有肺水肿,淤血表现,约20%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和胸膜反应。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 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 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SPA组化试验,血 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疫试验等,特异性IgM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 上,均有确诊价值,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鉴别诊断 发热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败血症 ,伤寒 ,钩端螺旋体病 ,急性胃肠炎 和菌痢等鉴别,有皮肤出血斑者应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区别,蛋白尿应与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相区别,腹痛 应与急性阑尾炎 ,急性胆囊炎 相区别,消化道出血 应与溃疡病出血 相区别,咯血 应与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咯血相区别,休克期应与其他感染性休克 鉴别,少尿期则与急性肾炎 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相鉴别,出血明显者需与消化性溃疡 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其他原因所致DIC鉴别,本病有典型临床表现和独特的病期经过,以及血清学检测等,均有助于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