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立氏立克次体的形态以球杆状为主,大小为(0.3μm~0.6μm)×(1.2μm~2.0μm),革兰染色阴性,对热和消毒剂敏感,耐低温,在受感染细胞内置-70℃以下可长期存活,动物接种能使家兔,小白鼠,豚鼠和猴子发病,可用鸡胚和Vero细胞来分离立氏立克次体。
(二)发病机制
立氏立克次体有两种表面蛋白,分子量分别为1.2×105和1.55×105,与致病力有关,立氏立克次体主要侵犯动静脉内皮细胞造成血管炎症和通透性增加,严重时凝血系统和激肽系统被激活,引起血栓性阻塞,血管肌层坏死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微栓塞,使心脏,肺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主要器官功能损害,病理变化程度比恙虫病 和斑疹伤寒 严重。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