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 感觉障碍 溃疡 畏寒 发烧 皮下组织水肿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无特殊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白细胞分类计数 涂片 白细胞计数(WBC) 细菌学检验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重点检查项目1.外周血象 (1)白细胞计数:升高,常>10×109/L。 (2)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升高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升高。 2.细菌学鉴定 (1)涂片 镜检:取病灶分泌物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符合链球菌的形态特点。 (2)分泌物培养:取病灶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上,分别做需氧及厌氧培养,有助于鉴别是β-型溶血性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 (3)血液细菌培养:用硫酸镁肉汤培养液,呈沉淀生长,且有自下而上的溶血者为β-溶血性链球菌 3.糖类分解试验 能分解蕈糖者,对明确人类溶血性链球菌有意义。 4.菌种鉴定试验 有助于鉴别链球菌的类型 (1)马 尿酸 钠水解试验:有色三苯甲酸铁沉淀生成者,为β—溶血性链球菌。 (2)牛乳美蓝试验 :美蓝还原为美白者为粪链球菌和乳链球菌。 B型超声:有助于了解皮下组织侵害范围,帮助鉴别梭菌性肌坏死。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1.临床典型症状 局部红肿,疼痛和稀薄的血性分泌物;表皮坏死干结,皮下组织肿胀;全身中毒症状重。 2.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高;分泌物涂片染色,可见链球菌;细菌培养符合溶血性细菌的特征。 鉴别诊断 1.蜂窝织炎 有明确的外伤史,或其他部位的皮肤感染史;感染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较少形成水疱和坏死性焦痂,脓液有恶臭。 2.丹毒 是β溶血性链球菌侵及淋巴管网所致的感染,局部皮肤有玫瑰色斑,伴近侧的淋巴结肿大,感染局部与正常组织界线较清楚,较少化脓。 3.梭菌性肌坏死 有深部组织损伤的病史,致病菌为厌氧产气荚膜杆菌,故肿胀 的皮下组织含有大量气体,脓液有恶臭。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