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 充血 出血倾向 耳鸣 复视 红细胞增多 急腹症 间歇性跛行 健忘 结膜充血
血液科 内科
老年人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染色体 血氧饱和度 红细胞生成素 尿酸 甘氨酸 维生素B1 维生素B12 基础代谢 红细胞寿命 凝血时间 血红蛋白 有核红细胞 血常规
重点检查项目1.血液 静脉血呈特征性的暗,浓红色,红细胞容积明显增加,男性≥36ml/kg,女性≥32ml/kg(正常男性28.27±4.11ml/kg,女性24.21±2.59ml/kg,铬标记红细胞法),约2/3病例的血浆容积低于正常值的下限,未见超过正常值,血液黏滞性比正常高5~8倍,血液比重增高达1.070~1.080(正常1.052~1.058),动脉血氧饱和度 ≥92%,若>92%,有助于与心肺疾患引起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鉴别,值得注意,血标本要及时送检,以免发生假性低氧血症。 2.血象 首次就诊时,红细胞计数大多在(6~10)×1012/L,甚至高达(12~15)×1012/L;血红蛋白浓度可达(180~260)g/L(18.0~26.0g/dl);血细胞比容0.60~0.80,红细胞轻度大小不等,偶见异形红细胞或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数正常,反复出血后,网织红细胞可增加,幼红细胞较易见,红细胞态如在缺铁性贫血时所见,白细胞计数大多高于正常,以25×109/L左右常见,少数达50×109/L以上,也有正常或减低,粒细胞数增加,有核“左移”现象,有时见到中性晚幼粒和中幼粒细胞,嗜酸和嗜碱粒细胞增多;未见到原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常增多(国内资料,约2/5病例有增多,国外统计资料,见于3/5~4/5病例),通常在(300~1000)×109/L,个别超过3000×109/L,可见到巨型的和畸形的血小板及巨核细胞碎片。 3.骨髓检查 骨髓液涂片 大多显示各系造血细胞显著增生,巨核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变化;有核红细胞的百分比中度增高;粒系以中性晚幼粒及杆核粒细胞多见,嗜酸粒和嗜碱粒细胞稍增多,约90%患者在放血治疗前,骨髓细胞内外可染性铁已减少或缺如,骨髓细胞增生低下亦可见到,在骨髓活组织切片,10%~20%病例在病程早期有网硬蛋白增加和(或)纤维化,Barrlte等提出,骨髓活组织病理改变可分为4种: ①经典的三系细胞增生伴有巨大的巨核细胞,几乎缺乏脂肪细胞; ②红细胞及巨核细胞两系增生,巨核细胞成簇分布,脂肪细胞可增多; ③红细胞及粒细胞两系增生伴少数不典型的巨核细胞; ④单-红细胞系增生,骨髓电镜检查,原红及早幼红细胞有核膜深度反折,中性粒细胞核膜上有幕状突起。 4.染色体 检查:近代研究表明,部分未经治疗的患者有多种非特异的常染色体畸变,最常出现的异常是5q-,20q-,C组附加染色体等,这项检查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5.红细胞系祖细胞培养:红细胞祖细胞在各种培养体系均能自发分化,生长,对促红细胞生成素 异常敏感,所需甚微或可不加即能形成CFU-E,这项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6.红细胞生成素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尿中红细胞生成素明显减少或缺如,此结果有区别于大部分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7.血清维生素B1 2和未饱和维生素B12 结合力:在未经治疗的患者,这2项检查的数值均增高,但两者不平行,约2/3病例的未饱和维生素B12结合力增高,而维生素B12含量正常,这项检查有助于与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鉴别,并可作为疗效及疾病活动的指标。 8.其他 血沉明显缓慢,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大多高于正常,血清和尿中尿酸 量常增加,用氮-甘氨酸 标记尿中尿酸,患者的快速峰与原发性痛风不同,红细胞寿命大多正常,血红蛋白生成率大约是正常的2.5倍,血浆铁更新率增快,出血和凝血时间正常,红系造血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在检测,可与反应性红细胞增多症加以区别,当血小板数显著增多时可能有假性高钾血症,血和尿组织胺高值很常见。 基础代谢轻度增高。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具有皮肤和黏膜玫瑰红色,脾脏肿大,全血细胞增多,尤以红细胞增多的三大表现,并伴有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的典型病例,诊断不困难,1968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研究组提出的诊断标准已被广泛采用,诊断标准如下: ①红细胞总容量,男性≥36ml/kg,女性≥32ml/kg(51Cr红细胞标记法); ②动脉血氧饱和度≥92%; ③脾脏肿大。 次要指标包括: ①血小板数≥400×109/L; ②白细胞数>12×109/L(无发热或感染); ③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100(无发热或感染); ④血清维生素B12>664.02pmol/L(900pg/ml),未饱和维生素B12结合力>1623.12pmol/L(2200pg/ml),凡符合诊断标准中主要指标的全部3项或符合主要指标中①,②项,再加次要指标中任何2项,诊断成立,如果暂时无条件测定红细胞总容量,可参考1971年Modan提出的诊断标准:A.血细胞比容男性>55%,女性>50%;B.无继发性或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明确原因;C.符合下列诸项中任3项,即白细胞计数>12×109/L(12000/mm3)(无发热,感染);血小板计数>300×109/L(30万/mm3);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积分>100;全骨髓增生,伴巨核细胞增多;脾脏肿大。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见于高山病,有右至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患,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氧亲和力增加的血红蛋白病,吸烟引起的碳氧血红蛋白过多症,各种肿瘤特别是肝,肾,脑及子宫肿瘤以及肾盂积水 ,肾动脉狭窄 ,肾囊肿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以及长期应用雄性激素等,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亦可伴有红细胞增多,大多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生成素或红细胞生成素样物质异常增加引起红细胞增多症,相对性和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见于严重脱水 ,烫伤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等以及神经质,肥胖,轻度肥胖的中年患者,上述大多有明显原因,全身血容量减少,不难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鉴别,如果血容量减少,不难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鉴别。 鉴别诊断 如果有脾脏肿大,骨髓和血液中三系细胞增多,但红细胞增多程度不够明显,则必须考虑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早期或骨髓纤维化 早期的可能,但慢粒白血病早期阶段的特点是轻度红细胞增多而不是贫血 ,此外,10%~40%患者有明显的类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表现,以致鉴别困难,检测Ph染色体 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助于鉴别,当脾脏不肿大,白细胞和血小板不增多时,必须测定红细胞总容量。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