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阻滞 猝死 低血压 淀粉样变性 乏力 腹水 肝脏肿大 感觉障碍 关节疼痛 肌肉萎缩
心血管外科 心血管内科 外科 内科
老年人
无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
皮肤试验 尿钙 心电图 血液电解质检查 胸部平片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重点检查项目血钙,尿钙 大致正常。 1.胸部X线检查: 心脏多呈轻度增大,与右心衰竭严重程度不成比例,透视下可见心脏搏动明显减弱,有的学者称之为“安静心”,常见肺淤血,胸腔积液。 2.心电图检查: 普遍存在ST-T异常,大部呈现QRS低电压和异常Q波,虽然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室肥厚,但心电图却无表现,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发生,Roberts等54例尸检报告中的40例生前记录是:低电压占63%,异常Q波占83%;QRS波电轴偏移占73%,大部分为电轴左偏;起源性心律失常占73%,包括房颤,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室早;不同程度房室阻滞占45%,完全性束支阻滞占18%。 3.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特点有:①左室呈对称性肥厚,室间隔亦增厚;②心脏增大程度较轻,室腔变小;③室壁僵硬,肥厚心肌中可见颗粒样增强光点;④大部分病人心室射血分数降低;⑤50%病人有心包积液。 4.活体组织检查: 是本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首先应对心外可疑组织或器官进行活检,近年报告采用穿刺法吸取腹部皮下脂肪组织活检,对AL型和AA型的阳性率分别可达95%和67%,而且操作安全简便,不同心外组织活检的阳性率(表4),若心外组织活检不能明确诊断,则应行心内膜心肌活检。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20年前,在发达国家中本病生前能够明确诊断者仅占25%,晚近,由于认识的提高和活检方法的广泛应用,已使大部分患者能够生前明确诊断。 1.疑诊条件: 老年人遇有下列情况,应该疑及本病: ①难治性心力衰竭 ,无常见心脏病病因者; ②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肌肥厚 ,心电图呈现低电压和异常Q波者; ③顽固性肾病综合征 ,血压不高或原有高血压未予药物治疗而逐渐恢复正常者; ④具有心脏异常表现,并有巨舌征或腕管综合征原因不明者; ⑤存在诱发本病的原发疾病,且有心脏受累表现者; ⑥胸透发现心脏不明显增大,但搏动明显减弱,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肌肥厚者; ⑦具有家族遗传性家系史,出现无其他病因解释的心脏异常表现者。 2.确诊条件 :一旦疑诊本病,即应进行活检,心外组织活检阳性,结合临床情况,基本可以确诊,如果仍有疑问,可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阴性而临床仍高度怀疑时,亦不应轻易否定本病,因其病变可呈局灶性分布。 鉴别诊断 1.缩窄性心包炎: 本病临床表现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均与心脏淀粉样变病 极为相似,但本病具有下述特点,可与心脏淀粉样变病鉴别: ①X线检查50%~75%可见心包钙化影; ②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包增厚而心肌不增厚,心肌中亦无增强颗粒样光点; ③无心脏淀粉样变病的心外表现; ④CT或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显示病变存在于心包,而无心肌增厚。 2.冠心病: 本病是老年人心力衰竭 的首位病因,常需进行鉴别,其特点是: ①存在易患因素,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和多年冠心病史; ②心电图早期缺血性改变常呈区域性; ③超声心动图常呈节段性运动减弱,发生心力衰竭后,常以左心扩张性改变为主; ④冠脉造影可见冠状动脉异常改变。 3.扩张型心肌病: 本病与心脏淀粉样变病鉴别较易,但在国内心脏淀粉样变病报告病例中,误诊为本病者较多,本病具有下述特点,可与心脏淀粉样变病鉴别: ①主要表现为左心衰竭,而非右心衰竭; ②物理检查心脏明显扩大; ③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内径增大,室间隔,左室后壁变薄,而不是增厚; ④无心脏淀粉样变病的心外病征。 4.肥厚型心肌病: 本病具有下述特点,可与心脏淀粉样变病鉴别: ①心尖搏动增强,有时呈抬举性; ②心音增强,胸骨左缘第3~5肋间或心尖部可闻及粗糙喷射性收缩中晚期杂音,下蹲减轻; ③心电图常示左室肥厚劳损,右心前区导联R波增高等; ④超声心动图常显示非对称性心肌肥厚,尤以室间隔基部肥厚明显,而右室前壁往往不增厚。 5.限制型心肌病 :本病首先是指病因尚不甚明确的心内膜心肌纤维化,借助于下述诸点,可与心脏淀粉样变病鉴别: ①超声心动图显示主要为心内膜反光增强和增厚,而不是以心肌增厚为主; ②无心脏淀粉样变的心外病征; ③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特征是间质纤维化,而无淀粉样蛋白沉积,其次为系统性硬皮病 侵犯心脏,亦可呈现以心肌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限制型心肌病表现,但它有硬皮病的系统表现,尤其是皮肤变硬和色素斑 等改变,与心脏淀粉样变较易鉴别。 6.心脏结节病: 本病临床表现可以酷似心脏淀粉样变病,但本病具有下述特点,有助于与心脏淀粉样变病鉴别: ①胸片可见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野存在结节状或条索状浸润阴影; ②皮肤可见结节性红斑 ; ③血钙,尿钙 升高; ④结节病抗原皮肤试验 (Kviem-Siltzbaih试验)阳性; ⑤心内膜心肌或心外可疑组织活检可见由上皮细胞聚集形成的肉芽肿。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