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老年人心内膜炎

老年人心内膜炎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老年人心内膜炎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感染性发热 背痛 充血 传导阻滞 蛋白尿 乏力 反应迟钝 肺栓塞 冠状动脉栓塞 昏迷

  •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外科 心血管内科 外科 内科

  • 易感人群:

    老年人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补体结合试验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重点检查项目

血培养:血培养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具有确诊的价值,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国内报道血培养的阳性率为25%~44%,国外为63%~92%,在应用抗生素前24~48h取3~5次血,每次10ml,发热时取血可提高阳性率,已用抗生素者其血标本用培养基稀释20倍,若用过青霉素加青霉素酶,用过头孢菌素高渗培养基,应常规作需氧及厌氧培养,必要时可针对某些特殊微生物作特殊培养,治疗结束前不应丢弃培养基,作为选择抗生素参考。 1.超声心动图 此已成为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能发现赘生物而使感染性心内膜炎得以确诊,此外还可提供有关瓣膜损害,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复杂并发症的信息,近年来出现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价值明显优于M型超声心动图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通过利用食管靠近心脏解剖位置的优势,使心脏结构更清晰显示,它是将超声心动图传感器置于内窥镜中,从食管内显示心脏结构,避免了经胸壁超声受胸壁和肺的干扰,Shapiro等报道了44例具有典型瓣膜赘生物的病人检查结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率为33/44,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为23/44,两者有显著差别,而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检测更小的赘生物更好,但超声诊断也有其局限: ①可能将瓣膜钙化,增厚,瓣叶或腱索断裂看作赘生物。 ②不易判别病灶是否为活动性感染,尤其是复发者。 ③与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不易鉴别。 ④超声结果正常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 2.核素检查 例如67Ga扫描可显示感染灶,近来有报道用99mTc标记的抗NCA-95抗粒细胞抗体能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灶中浓聚,可作为超声心动图的辅助诊断手段,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率。 3.其他 直接测定特异性病原抗原及抗体,如免疫沉淀实验和补体结合试验 等,心导管造影,极少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因有导致赘生物脱落的危险,仅偶尔用于了解瓣膜的严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主要根据细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活动性瓣膜炎的证据,周围血管栓塞的发生及免疫血管现象四个主要方面,主要用于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标准有BETH ISRAEL及DUKE两个诊断标准,目前通用的为经修订后的DUKE诊断标准。 修订后的DUKE诊断标准: 1.主要标准 (1)血培养阳性: ①从两份不同血中发现有典型的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微生物如草绿链球菌,牛型链球菌HACEK组细菌。 ②在先前无病灶的情况下出现金黄葡萄球菌或肠球菌。 ③持续的血培养阳性确定为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微生物的复燃。 ④血培养的血样间隔12h;或⑤在3份,或4份的大部分中的第1份与最后1份间隔至少1h。 (2)累及心内膜的证据: ①超声心动图的阳性发现,如在瓣膜或其支持结构上,或在反流途径,或在心脏置入物上,或缺乏解剖学上合理解释的漂动的心内块物;心肌脓肿;新修复的瓣膜出现部分的裂开。 ②出现新的瓣膜反流(出现新的杂音或已存在的杂音发生变化)。 2.次要标准 (1)易感者:易感心脏条件或经静脉使用毒品。 (2)体温:≥38℃。 (3)血管现象:主要动脉栓塞,脓毒性肺栓塞 ,真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 ,结膜出血,Janeway结。 (4)免疫现象:肾小球性肾炎,Osler结节,Roth斑,类风湿因子。 (5)超声心动图: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但缺乏上述主要诊断条件。 (6)微生物证据:血培养阳性,但缺乏上述主要诊断条件,与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致的微生物活动性感染的血清学依据。 鉴别诊断 1.与发热性疾病鉴别:如伤寒 ,疟疾 ,上呼吸道感染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2.与活动性风湿病鉴别:风湿病患者多为年轻人,水杨酸钠常能减轻症状;血培养阳性,栓塞现象,瘀点及脾脏肿大等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 ,有时两病同时存在,则应试行抗风湿治疗。 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栓塞现象:有时可使栓塞器官的症状明显而误诊为该处的独立疾病,如误诊为脑炎,肾结石 ,贫血 等,老年病人亦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发生栓塞的主动脉蓬松综合征(shaggy aorta)相区别。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