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 贲门弛缓 持续性疼痛 呃逆 恶病质 腹部不适 腹水 干咳 呼吸困难 进食困难
肿瘤内科 肿瘤综合科 肿瘤外科 肿瘤科 胸外科 外科
老年人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放射性治疗 支持性治疗
内镜检查 血压 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脱落细胞学检查: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简便安全,病人依从性好,准确率可达90%以上,是食管癌普查的重要手段,但对全身状况较差,或有高血压 ,心脏病,晚期妊娠者;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或不用该项检查。 1.X线检查 (1)食管钡餐检查:检查可观察食管的蠕动状况,管壁的舒张度,食管黏膜改变,食管充盈缺损和梗阻程度,食管蠕动停顿或逆蠕动,食管壁局部僵硬不能充分扩张,食管黏膜紊乱,中断和破坏,食管管腔狭窄,不规则充盈缺损,溃疡或瘘管形成及食管轴向异常等均为食管癌的重要征象,低张双重造影对早期食管癌的检出较常规造影更有效。 (2)食管CT检查 :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正常食管与邻近器官分界清楚,食管厚度不超过5mm,如食管壁厚度增加,与周围器官分界模糊,则表示食管病变存在,CT检查还可充分显示食管癌病灶大小,肿瘤外侵范围及程度,同时,CT检查结果还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制定放疗计划等,1981年,Moss提出食管癌的CT分期,Ⅰ期:肿瘤局限于食管腔内,食管壁厚度≤5mm;Ⅱ期:食管壁>5mm;Ⅲ期:食管壁增厚,同时肿瘤向邻近器官扩展,如气管,支气管,主动脉或心房;Ⅳ期:肿瘤有远隔转移,但食管CT对早期食管癌的发现价值有限。 2.内镜检查 可在直视下观察肿瘤大小,形态,部位范围和做活组织及细胞刷检查,是最可靠的食管癌诊断方法,内镜下早期食管癌的形态表现:①病变处黏膜充血肿胀,微隆起,色泽深于正常黏膜,与正常黏膜分界不清,易出血,但管壁舒张度好;②病变处黏膜糜烂,失去正常黏膜光泽,有散在小溃疡,表面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苔膜,易出血,但管壁舒张度好;③病变处黏膜有白斑样改变,微隆起,白斑周围黏膜色泽较深,黏膜中断,食管壁较硬,触之不易出血,内镜下进展期食管癌直径一般在3cm以上,其形态学依不同类型各有特点。
诊断鉴别老年人当出现胸骨后不适,吞咽困难或梗感时,首先应考虑做食管的检查,通常的方法有X线钡餐检查;方便,痛苦少,经济,普查诊断率较高,食管内镜检查,直观,取活检查准确率高,还有食管脱落细胞的检查,食管癌的CT扫描等先进的设备检查,都提高了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食管癌应与贲门弛缓 症,食管炎,良性的食管肿瘤及胸内其他肿瘤压迫食管的疾病相鉴别。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吞咽困难 也是本病的明显症状之一,但其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不再加重,情绪波动可诱发症状的发作,食管钡餐检查时,可见食管下端呈光滑的漏斗状或“鸟嘴”状狭窄;食管测压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2.食管良性狭窄 可由误吞腐蚀剂,食管灼伤,异物损伤,慢性溃疡引起的瘢痕所致,食管和长春瑞滨(异长春花碱)应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化疗药物,但只有紫杉醇的单药临床试验包括了适当例数的食管腺癌,这些药物在治疗食管癌时只表现出中度抗瘤活性,很少有获完全缓解者,且缓解期较短。 钡餐检查可见食管狭窄,黏膜消失,管壁僵硬,狭窄与正常食管段逐渐过渡,内镜加直视下活检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3.食管良性肿瘤 主要为少见的平滑肌瘤,吞咽困难较轻,进展慢,病程长,食管钡餐,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 有助于诊断。 4.食管周围器官病变 如纵隔肿瘤 ,主动脉瘤 ,甲状腺肿大,心脏增大等均可造成食管不同程度的狭窄,食管钡餐等检查有助于鉴别。 5.癔症 球 又称“梅核气 ”,多见于青年女性,时有咽部异物 感,但对进食无妨碍,其发病常与精神因素有关,近来,随着食管测压检查的推广,有人发现,近一半的本病病人有食管上括约肌障碍,并非如以前所认为的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因此,本病病人除应做食管钡餐和内镜检查以除外食管的器质性疾病外,有条件者,还应做食管测压检查。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