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肠穿孔 肠鸣 恶心 腹部压痛 腹膜炎 腹痛 腹泻 腹胀 急腹症
消化内科 内科
老年人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便常规 腹部平片 肠镜 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血液白细胞轻到中度增高,以中性多形核细胞增多为主,大便常规 检查见大量红细胞,潜血阳性。 1.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 :可出现肠壁水肿增厚,肠胀气,腹腔积液等征象。 (2)钡灌肠检查:有重要意义,有人认为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手段。 2.纤维结肠检查 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应注意坏疽型不宜做结肠镜 检查,其镜下表现为: (1)急性期:起病72h以内,黏膜充血,水肿,多见散在出血点,浅表糜烂,约半数可有浅表溃疡,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界限清楚;活检可见炎细胞浸润,小血管内纤维素样血栓形成,腺管破坏及灶性出血。 (2)亚急性期:起病72h至7天,可见典型纵行溃疡形成,并可见明显的炎性渗出物;活检可见组织坏死及肉芽修复。 (3)慢性期:起病后两周至两个月,镜下仅见轻度炎症改变,无特征性,活检整体退行性变,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增生,并可见较特异的含铁血黄素沉着。
诊断鉴别诊断 主要根据其有可能的致病因素或病因,相应的临床表现和一系列结肠X线及内镜检查。 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2、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都属于炎症性肠病(IBD),这两种疾病都是以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为特征,患者常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及腹痛,并且症状很相似,所以有些时候,即使是医生也很难明确作出诊断。 3、假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enteritis,PME)是一种急性肠道炎症,因在小肠或结肠的坏死黏膜表面覆有一层假膜而得名,本病易发生在大手术和应用广谱抗生素后,故又有人称之为手术后肠炎、抗生素性肠炎。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