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 猝死 端坐呼吸 发绀 肺栓塞 腹腔积液 肝脏肿大 高热 高血压 呼吸困难
心血管内科 内科
老年人
无
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心电图 血糖 血管造影 断层显像 血池显像 脉搏 血压 CT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
重点检查项目血沉增快,心力衰竭肝淤血时肝功能SGPT,SGOT及球蛋白增高,偶见血清心肌酶轻度增高。 1.心电图 以多样性,复杂性,缺乏特异性为特征,因本病早期既有心肌超微结构的异常,如心肌细胞变性,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排列紊乱,使心肌细胞出现电的不稳定性,故在病程早期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异位心律,房早,室早,房颤和传导阻滞,80%的患者有起搏和传导障碍,可出现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分支阻滞及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右束支阻滞罕见。 2.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DCM的特征,有助于同其他心脏病,心肌病鉴别,左室射血分数减少越多,室壁应力越高,预后越差。 3.X线检查 在病程早期可无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显示不同程度的心房,心室腔扩大,心脏波动微弱,心影呈普大型,可近似球形,少数病例因左室及左右心房均扩大,心脏呈二尖瓣外观,肺纹理增强或见肺间质水肿,常伴有胸腔积液,可有心包积液,心胸比率大于0.6。 4.放射性核素检查 DCM放射性核素检查主要包括心血池动态显影及心肌血流灌注显像,心血池动态显影,可观察室壁运动状态,通过心室壁容积曲线计算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和时相分析,DCM时的心血池显像 特征是:心腔明显扩大,以左室腔扩大为著,心腔容量增加,心脏扩大呈舒张状态,形成球形或椭圆形,室壁运动普遍减弱,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可以降至20%以下,最初1/3射血分数(1/3EF),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充盈率(PFR),1/3充盈分数(1/3FF)均降低,高峰射血时间(TPER)及高峰充盈时间(TPFR)明显延长,显示病人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受到损害,但以收缩功能受损更为明显,位相分析显示,左心室相位直方图半高宽及相角明显增加,反映其心室运动的协调性明显下降。 5.MRI检查 MRI可对心肌病患者的心脏结构提出可靠的,可重复的定量信息,有助于心肌病的分型及评价治疗效果,也应用于活体生化分析,1990年Schaefer报道DCM患者磷酸二酯,磷酸激酸及磷酸二酯ATP增高,为进一步研究心肌代谢提供了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MRI检查示左,右心室扩大,左室壁厚度均匀一致,左室重量增加,可提供心肌厚度在心室收缩时的变化,心室容量和心动周期容量的变化,还可提供有关心肌异常性质的信息。 6.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 DCM时,心导管检查血流动力学无特征性改变,有心力衰竭者心排血量和心搏出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左房压,肺毛细血管及肺动脉压均增高,动静脉血氧差增大,在无心力衰竭时,心排血量和心搏量在休息状态下正常,但有些患者左,右心房平均压可轻度增高,左,右心室的舒张末压也可稍增高。 左心室造影可见左心室弥漫性增大,收缩力减弱,室壁运动普遍性低下,个别病例可见到局限性室壁反常运动,可有轻,中度二尖瓣反流和左心房增大,偶见心腔内血栓,冠状动脉造影 未见狭窄性病变。 7.CT检查 DCM时,可见左心室,室间隔和游离壁均很薄,左心室腔明显扩张,致使室间隔凸出向右心室流出道而表现出右心室梗阻,即Bernheim综合征,少数情况以左心房或右心室增大为主,有时也可见到心脏内有充盈缺损的附壁血栓,也可测出心肌重量增加,左心室容量增大,也可见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肺部血栓栓塞的表现。 8.心内膜心肌活检 1963年Konno及Sakakiara首创经静脉心内膜心肌活检(EMB),1981年国内开始临床应用,EMB对DCM无特异性,但有助于和继发性心肌病,急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但活检组织正常,并不能排除本病,这可能与所取得标本的数量和部位有关,DCM时,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呈不同程度的肥大,变性,主要是核肥大,畸形及深染,肌原纤维减少,出现核周空泡,较重者有肌原纤维溶解,心肌细胞空化,心肌间质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内膜可正常或程度不等的纤维化,可见少量附壁血栓形成。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1995年10月,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究会制定的特发性DCM的诊断参考标准如下: 1.临床表现 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伴有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有心律失常,可发生栓塞和猝死的并发症。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心胸比率>0.5。 (2)超声心动图示全心扩大,尤以左室扩大明显,左室舒张末期容积≥80ml/m2,心脏可呈球形,室壁运动呈弥漫性减弱,射血分数减低。 3.必须排除其他特异性心肌病 4.检测病人血清抗心肌肽类抗体 如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抗肌球蛋白抗体,抗β1受体抗体,抗M2胆碱能受体抗体,可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检测患者及家属成员HLA表型和基因型,有助于预测易感人群,心内膜心肌活检对本病诊断无特异性,但有助于与继发性心肌病和急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冠心病 少数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重,常有多发性小灶梗死区或广泛性心肌纤维化,各房室心腔扩大伴有慢性的心功能不全火罐网,与DEM相似,但冠心病患者普遍都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脂 ,高血糖 ,高血压 等,多有典型的心绞痛 症状,急性心肌梗死 的病史,听诊主动脉第二音亢进,S3,S4少见,收缩期杂音恒定,而DCM心脏听诊主动脉第二音偏低,经常有S3,S4,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可随心衰缓解减轻或消失,冠心病心电图的异常Q波及ST-T改变依冠脉供血部位出现于相应导联,超声心动图检查冠心病主要为左室受累,如有心肌坏死则有节段性反向运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及核素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2.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DCM可有二尖瓣或三尖瓣的杂音及左心房扩大,故应与风心病相鉴别,如既往史中心脏显著增大之前并无上述杂音,心力衰竭时杂音较响,心力衰竭控制后杂音减弱或消失,伴有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奔马律等,则提示本病的可能,风心病多以二尖瓣狭窄 为主,可有特征性的二尖瓣舒张期杂音,有时伴发二,三尖瓣反流性收缩期杂音及左房扩大,但杂音在心衰时较弱,心衰控制后杂音增强,超声心动图具有特征性的瓣膜病变,心电图示电轴右偏,二尖瓣型P波鶒,X线显示瓣膜有钙化阴影,特征性房室增大。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