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Q波 多血质 肝功能不全 肝肿大 呼吸困难 颈静脉怒张 咳嗽 末梢神经炎 疲劳 气急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老年人
无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
尿酸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维生素B1 心电图 肾素活性 血压
重点检查项目化验检查:酒精不仅损害心肌细胞,同时也损害肝脏等器官,研究表明大量饮酒后12~24h,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均升高,且在停止饮酒后持续2~3周,但也有些患者上述指标完全正常,此外,由于嗜酒者可能并存营养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族包括B12缺乏,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大,嗜酒者组织细胞破坏增多,嘌呤降解增加,尿酸 也常升高,上述各项变化虽无特异性,但对本病诊断,具有辅助意义。 1.心电图 心电图改变可以是本病临床前期的惟一表现,主要异常有: ①左心室肥厚; ②双侧心房肥厚; ③ST-T异常,QT间期延长; ④起源性和传导性心律失常,尤以房颤多见; ⑤晚期可见QRS波波幅降低和轻度异常Q波。 2.超声心动图 早期无症状患者可见一定程度的心室肥厚或扩张,Askanas等曾报道85例男性无心脏症状的酒精中毒者,45%有室间隔和左室肥厚与心脏重量增加,但射血分数,室壁运动和左室周边缩短率等心功能指标,均无异常,晚期则有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增加,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比率增大,左右房室扩张,室壁顺应性降低,各项心功能指标降低,左室射血分数常<0.40,房室附壁血栓形成等。 3.胸部X线像 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增大,但心脏活动正常,随着心脏进一步扩大,则见心脏活动减弱,肺充血,晚期可出现肺水肿和胸腔积液。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1.前提条件 具有长期超量饮酒史,且每天饮酒所含酒精量和嗜酒持续时间达到或超过上述饮酒史中条件者。 2.必备条件 在饮酒数年后,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降低,心脏扩大 的临床表现或实验室证据。 3.确诊条件 经过断绝饮酒和积极治疗后,上述必备条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 鉴别诊断 老年人诊断本病应该尽可能与下述心脏病鉴别,如果不能完全排除,则应考虑两种或两种以上心脏病并存。 1.冠心病 本病与酒精性心脏病早期,均可表现为心律失常 ,晚期又均可有心脏扩大,两者均能发生心绞痛 ,心电图ST-T改变及异常Q波,故对老年患者进行鉴别,有时十分困难,但本病具有下述特点,可与酒精性心脏病鉴别: ①有特殊发病危险因素和动脉硬化 表现; ②早期心电图缺血表现具有区域性; ③超声心动图室壁活动可呈节段性活动异常,必要时可行双嘧达莫或多巴酚丁胺诱发试验; ④冠脉造影常可见特异性改变。 2.扩张性心肌病 本病与酒精性心脏病鉴别最为困难,如上所述,两者心内膜心肌活检亦无特征性差别,文献指出下述两点,具有参考价值: ①酒精性心脏病治疗前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合并双侧心房肥大多见,本病少见; ②酒精性心脏病治疗后心脏改变尤其是心功能可能完全或部分恢复,本病则恢复较差。 3.高血压 性心脏病 本病具有下述特点,可与酒精性心脏病鉴别: ①具有长期收缩压 或舒张压 明显升高病史; ②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向心性肥厚,左室心肌重量增加; ③高血压突然加重或并发冠心病者,可以发生心力衰竭和心室扩张,降压治疗能够迅速纠正心力衰竭; ④给予不增强交感神经张力或肾素活性的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钙通道阻滞药长期治疗,可使肥厚心肌逆转。 4.瓣膜性心脏病 本病老年患者的病因主要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根据病史,瓣膜杂音特点,超声心动图瓣膜改变特征和经过治疗心功能改善后杂音增强等与酒精性心脏病较易鉴别。 5.肺心病 本病具有下述特点,可与酒精性心脏病鉴别: ①常有慢性胸肺疾患和肺气肿 病史; ②临床常有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表现; ③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动脉高压 表现: ④血气分析先有PaO2降低,继而PaCO2升高。 6.脚气 病性心脏病 本病也可发生于长期超量饮酒者中,心脏表现与酒精性心脏病颇为相似,但本病在给予大量维生素B1 治疗后,病情能够迅速好转和逐渐治愈。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